复制

rǎng ㄖㄤˇ

卷十二手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手部

20画

U+6518

汝羊切

攘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汝羊切頁碼400頁,第20

攘推也。从手𧞻聲。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此即推讓之本字。揖讓之讓,亦作此。故《說文》與『揖』字聯文。今經典統作『讓』……今俗但知『攘』為『攘卻』、『攘奪』,竟不知為『推攘』、『揖攘』字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然荘反頁碼963頁,第4行,第2

攘推也。從手襄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汝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377頁,第1許惟賢1033頁,第2

攘推也。

段注推手使前也。古推讓字如此作。上《曲禮》注曰:攘古讓字。許云:讓者,相責讓也。攘者,推也。从古也。《漢書・禮樂志》。盛揖攘之容。《藝文志》。堯之克攘。《司馬遷傳》。小子何敢攘。皆用古字。凡退讓用此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如攘寇,攘夷狄是也。

从手。襄聲。

段注汝羊切。按當人樣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推手曰攘,猶與物不受謙攘也,故謙攘字从攘。讓者,責也。

攘寇之攘,即推也,不必訓使人退讓。

推手曰攘,猶與物不受而謙攘也,故謙讓=謙攘,讓,責也。義别。揖,攘也;攘,推也;皆敬禮也。

推手曰攘,與物不受推而還之也,故謙攘字非讓。讓,責也。

白话解释

攘,人群相互推挤。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襄”作声旁。

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0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008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59頁
4說文校箋第525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73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173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3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87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2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4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503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417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728頁【補遺】第17785頁
14通訓定聲第356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42頁【崇文】第4165頁
16說文句讀第1711頁
17章授筆記第490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0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06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