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máo ㄇㄠˊ mào ㄇㄠˋ

卷七㫃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七

㫃部

10画

U+65C4

莫袍切

旄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莫袍切頁碼220頁,第12

旄幢也。从㫃从毛,毛亦聲。

附注徐灝注箋:「旄,从犛牛尾注竿首曰旄,故其字从㫃从毛。」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門高反頁碼561頁,第7行,第1

旄幢也。從㫃毛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旄首」曰:「旌注謂載旄竿頭,如今之幢,以旄牛尾結爲之也。亦謂之眊。」注,綴屬也。即今道家之𣄢,節象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莫袍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244頁,第2許惟賢546頁,第4

旄幢也。

段注劉熙曰:幢,童也。其皃童童也。《廣雅》曰:幢謂之𦒛。《爾雅》曰:翢,𦇨也。《毛傳》曰:翿者,𦇨也。翳也。《羽部》曰:翳者,翳也。所以舞也。《人部》曰:儔者,翳也。按或用羽。或用犛牛尾。或兼用二者。翢儔翿實一字。𦇨俗作纛。亦卽𦒇字。《爾雅》、《毛傳》皆以今字釋古字耳。幢亦卽𦒇字。古𢏚聲,周聲與童聲轉移。如詩以調韵同,漢縣鮦陽讀如紂之比。其始衹有𦒇字。繼乃有𦇨。繼乃有幢。皆後出。故許書不列𦇨幢二篆。此釋旄必云幢,不云𦒇者。𦒇嫌舞者所持。旄是旌旗之名。漢之羽葆幢。以犛牛尾爲之。如斗。在乘輿左騑。馬頭上。用此知古以犛牛尾注竿首。如斗童童然。故詩言干旄,言建旄,言設旄。有旄則亦有羽。羽或全或析。言旄不言羽者舉一以晐二。其字从㫃从毛。亦舉一以晐二也。以犛牛尾注旗竿。故謂此旗爲旄。因而謂犛牛尾曰旄。謂犛牛曰旄牛。名之相因者也。《禹貢》㒳言羽旄。《周禮》旄人,旄舞。皆謂犛牛尾曰旄也。

从㫃。毛聲。

段注舉形聲包會意。莫袍切。二部。

白话解释

旄,幡一类的旗帜。字形采用“、毛”会义,“毛”也是声旁。

旄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33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55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29頁
4說文校箋第280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268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96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66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56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2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1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276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24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924頁【補遺】第17032頁
14通訓定聲第127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85頁【崇文】第2337頁
16說文句讀第894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47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65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