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cái ㄘㄞˊ

卷六木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7画

U+6750

昨哉切

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昨哉切頁碼186頁,第9

材木梃也。从木才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錢來反頁碼465頁,第5行,第1

材木梃也。從木才聲。

鍇注臣鍇曰:「木之勁直堪入於用者,故曰入山掄材。掄可爲材者也,人之有材義,出於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昨哉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007頁,第2許惟賢444頁,第3

材木梃也。

段注梃,一枚也。材謂可用也。《論語》。無所取材。鄭曰:言無所取桴材也。《貨殖傳》曰:山居千章之材。服䖍云:章,方也。孟康云:言任方章者千枚。按漢人曰章。唐人曰橦,音鐘。材方三尺五寸爲一橦。材引伸之義,凡可用之具皆曰材。

從木。才聲。

段注昨哉切。一部。

白话解释

材,木棍。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才”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均從木、才聲。「才」之甲骨文作「」、「」,金文作「」、「」,皆像艸木初生之形,引申可為艸木枝幹之意,故於此乃作為示義之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7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47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68頁
4說文校箋第23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29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80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42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09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8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45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233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186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943頁【補遺】第16880頁
14通訓定聲第75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86頁【崇文】第1941頁
16說文句讀第736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56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575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