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ㄆㄚˊ

卷六木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8画

U+6777

蒲巴切

杷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蒲巴切頁碼189頁,第14

杷收麥器。从木巴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蒲牙反頁碼477頁,第5行,第1

杷收麥器。從木巴聲。

鍇注臣鍇按:杷者,所以聚也。《字書》曰:「一名渠挐。」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蒲巴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036頁,第2許惟賢456頁,第4

杷收麥器。

段注《方言》云:杷,宋魏之閒謂之渠挐。亦謂之渠疏。郭云:無齒爲朳。按《耒部》云:𦓯,卌㕚也。可以劃麥。河內用之。𦓯亦杷也。杷引伸之義爲引取。與掊捊義略同。

從木。巴聲。

段注蒲巴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收麥器。枇杷雙聲連語,把即枇字。

收麥器。枇杷係雙聲連語,實只一枇字,故枇(本訓),杷(借義)。

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3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48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74頁
4說文校箋第240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233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82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45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15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1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7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238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91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059頁【補遺】第16897頁
14通訓定聲第180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99頁【崇文】第1993頁
16說文句讀第755頁
17章授筆記第247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02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582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