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áng ㄧㄤˊ

卷六木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13画

U+694A

与章切

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與章切頁碼182頁,第31

楊木也。从木昜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猶良反頁碼453頁,第2行,第1

楊木也。從木昜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与章切古音第十部頁碼978頁,第1許惟賢431頁,第9

楊蒲桺也。

段注各本作木也二字。今依《藝文類聚》、《初學記》、《本艸圖經》、《太平御覽》所引正。《釋木》云:楊蒲桺。許所本也。按蒲。葢本作浦。浦,水瀕也。《王風》。不流束蒲。毛云:蒲艸也。箋云:蒲,蒲桺。孫毓云:蒲艸之聲不與戍許相協。箋義爲長。是則晉人讀蒲桺爲浦桺之明證。《古今注》曰:蒲桺生水邊。又曰:水楊,蒲楊也。枝勁細。任矢用。任矢用者,《左傳》云董澤之蒲是也。絫呼曰蒲桺。單𧦝曰蒲。音同浦。至唐而失其讀矣。

從木。昜聲。

段注与章切。十部。古假楊爲揚。故詩楊之水。毛曰:楊,激揚也。《廣雅》曰:楊,揚也。《佩觿》曰:楊,桺也。亦州名。古書州名皆作楊矣。

白话解释

杨,一种树。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昜”是声旁。

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0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463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362頁
4說文校箋第228頁,第20字
5說文考正第225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78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38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033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15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42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227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817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5816頁【補遺】第16860頁
14通訓定聲第351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474頁【崇文】第1893頁
16說文句讀第715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83頁,第5字
18古字釋要第564頁,第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