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ㄉㄨˋ

卷十一水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2画

U+6E21

徒故切

渡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故切頁碼370頁,第26

渡濟也。从水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特路反頁碼907頁,第7行,第1

渡濟也。從水度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21頁,第1許惟賢966頁,第7

渡濟也。

段注上文濟篆下無此義。此補見。《邶風傳》曰:濟,渡也。《方言》曰:過度謂之涉濟。凡過其處皆曰渡。假借多作度。天體三百六十五度。謂所過者三百六十五也。

从水。度聲。

段注徒故切。五部。

白话解释

渡,济,过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度”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之字形皆係從水、度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度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渡。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3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936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06頁
4說文校箋第48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42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61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74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48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63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292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467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91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1013頁【補遺】第17672頁
14通訓定聲第176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971頁【崇文】第3881頁
16說文句讀第1579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57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30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