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ㄏㄨˊ

卷十一水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2画

U+6E56

戸吳切

湖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戶吳切頁碼369頁,第26

湖大陂也。从水胡聲。揚州浸,有五湖。浸,川澤所仰以灌漑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魂徒反頁碼905頁,第3行,第2

湖大陂也。從水胡聲。揚州濅有五湖濅,川澤所仰以漑灌。

鍇注臣鍇曰:「湖猶都也。五湖一名具區,其派有五,故曰五湖。或云以其周行五百里,故曰五湖,此失之甚。夫雲夢澤方五百里,可言五澤乎?或引《國語》『󰊚、越戰於五湖』,直在一湖中戰耳。故曰太湖自名五湖,葢五湖其都數,若言兩京五都三秦百越。但舉南都亦可言五都,豈便謂其總舉。太湖哉,在五之中,故云五湖,復何爽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戸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13頁,第1許惟賢963頁,第2

湖大陂也。

段注𨸏部》曰:陂,一曰池也。然則大陂謂大池也。古言鴻隙大陂,言汪汪若千頃陂皆謂大池也。池以鍾水。湖特鍾水之大者耳。

从水。胡聲。

段注戶吳切。五部。

楊州濅有五湖。

段注《職方氏》曰:楊州,其澤藪曰具區。其浸五湖。鄭曰:具區,五湖在吳南。按經具區,五湖分析言之。五湖之非具區明矣。鄭云皆在吳南。則其相聯屬可知也。

濅,

段注逗。

川澤所仰以漑灌者也。

段注上文言渭,雝州浸。汾,冀州浸。潞,冀州浸。溠,荆州浸。沭,沂皆青州浸。五湖,楊州浸。下文曰湛,豫州浸。皆據職方爲言。此總釋浸字。以補濅篆下所未備也。鄭曰:浸可以爲陂灌漑者。按可以爲陂,謂可以爲池也。許云川澤所仰以漑灌者,謂職方其澤藪其川其浸三者析言之。川流或竭。澤水本希。藉浸水亭蓄者多。可以灌注之。故必兼言浸也。上文漑字下曰:漑,灌注也。《風俗通》曰:湖者,言流瀆四面所猥也。川澤所仰以漑灌也。用許語。

白话解释

湖,大池。字形采用“水”作边旁,“胡”是声旁。扬州水淹,遂有五湖。浸,河川池泽赖以灌漑的洪汛。

字形解说

金文之字形從水、古聲,篆文從水、胡聲。古聲與胡聲之別,乃形聲字以音同、音近的聲符相代換,並不影響字義,此文字衍化之通例。從水,表示與水相關;胡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隸變作,楷定作湖,規範字作「」。

湖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1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93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04頁
4說文校箋第481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41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61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73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46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5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91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465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390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982頁【補遺】第17669頁
14通訓定聲第165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67頁【崇文】第3865頁
16說文句讀第1571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38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27頁,第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