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ēng ㄓㄥ

卷十火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十

火部

10画

U+70DD

煑仍切

𤇶

烝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煑仍切頁碼334頁,第17

異體𤇶

烝火气上行也。从火㞼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振承反頁碼818頁,第2行,第1

烝火气也。從火丞聲。

鍇注臣鍇曰:「蒸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煑仍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920頁,第6許惟賢839頁,第3

烝火气上行也。

段注此烝之本義。引申之則烝,進也。如詩《信南山・甫田》傳,《泮水》箋是也。又引申之則久也,眾也。久之義如《釋詁》曰烝塵也,《東山》傳曰烝窴也,《常棣》傳曰烝塡也皆是。鄭云古聲窴塡塵同。是也。眾之義如《東山》烝在栗薪傳,《烝民》傳是也。又引申之則君也。《釋詁》及《文王有聲》傳是也。又厚也。《泮水》傳曰烝烝,厚也是也。《左傳》凡下婬上謂之烝。

从火。㞼聲。

段注煑仍切。六部。《經典》多叚蒸爲之者。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訓塵、訓眾、訓厚,皆䚮字之假借。訓君或作蒸,林蒸或作烝(上淫曰烝,猶下淫曰燒灰也)。

火氣上行也,引申訓進。訓塵,訓填、訓衆、訓厚者皆=仍。

訓塵、填、衆、厚者,皆仍之假也。

白话解释

烝,像蒸笼里火气上升的样子。字形采用“火”作边旁,“丞”是声旁。

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58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832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634頁
4說文校箋第427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96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43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44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902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111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61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413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422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890頁【補遺】第17503頁
14通訓定聲第26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58頁【崇文】第3429頁
16說文句讀第1375頁
17章授筆記第412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6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945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