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xióng ㄒㄩㄥˊ

卷十熊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

熊部

14画

U+718A

羽弓切

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羽弓切頁碼333頁,第11

異體

熋獸似豕。山居,冬蟄。从能,炎省聲。凡熊之屬皆从熊。

附注吳大澂古籀補:「古熊字象形。」林義光《文源》:「象頭背足之形。」

附注《說文新證》:「楚文字从大能,似『熊』之本義即為『大能』。若然,則『熊』从『火』實為『大』之訛變。」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于戎反頁碼816頁,第5行,第1

熋獸,似豕,山居冬蟄。從能,炎省聲。凡熊之屬,皆從熊。

鍇注臣鍇曰:「熊,陽物,故冬蟄。」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羽弓切古音第八部頁碼1916頁,第1許惟賢837頁,第2

熋熊獸,佀豕。山凥。

段注俗作居。

冬蟄。

段注見《夏小正》。

从能。炎省聲。

段注按炎省聲則當在古音八部。今音羽弓切。《雒誥》火始燄燄,《漢書》作庸庸。《淮南書》東北曰炎風,一作融風。皆古音之證。《左傳正義》曰:張叔反論云:賓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熊。久血爲燐。積灰生蠅。或疑熊當爲能。王劭曰:古人讀雄與熊皆于陵反。張叔用舊音。傅玄潛通賦與終韵。用新音也。玉裁謂。熊不妨古反于陵。要之反論必是能字。《春秋左氏》敬嬴,公穀作頃熊。葢炎熊嬴三字雙聲。

凡熊之屬皆从熊。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炎。

从炎省聲者,東覃對轉 [三]。[三]原文如此。

白话解释

熊,似猪的野兽。山居,冬眠。字形采用“能”作边旁,省略了“火”的“炎”作声旁。所有与熊相关的字,都采用“熊”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像猛獸的樣子,有大嘴、尖爪、巨足掌。篆文改為從能、炎省聲。從「能」,指能為熊的一種;「炎」表示音讀。隸書與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自「能」假借為才幹、強壯的意思,如「能幹」、「能耐」,後被借義所專用,而以「熊」指動物本身。

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56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829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632頁
4說文校箋第425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95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43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44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89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0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60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1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341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862頁【補遺】第17499頁
14通訓定聲第19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55頁【崇文】第3417頁
16說文句讀第1370頁
17說文新證第752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4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41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