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qiáng ㄑㄧㄤˊ

卷五嗇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五

嗇部

17画

U+7246

才良切

𤖠𤖣𤖧

牆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才良切頁碼172頁,第3

𤖠

異體

𤖠垣蔽也。从𠾂爿聲。

𤖣

𤖣籒文从二禾。

𤖧

𤖧籒文亦从二來。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賤忘反頁碼427頁,第7行,第2

𤖧垣蔽也。從嗇爿聲。

鍇注臣鍇曰:「亦當言牀省,牆取愛嗇自護也。」

反切………頁碼427頁,第7行,第3

籒文牆從二禾。

反切………頁碼428頁,第1行,第1

籒文亦從二來。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才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921頁,第2許惟賢407頁,第6

𤖧垣蔽也。

段注《土部》曰:垣,牆也。《左傳》曰:人之有牆。以蔽惡也。故曰垣蔽。釋宫曰:牆謂之墉。《釋名》曰:牆,障也。

𠾂

段注小徐曰:取愛𠾂自䕶也。

爿聲。

段注才良切。十部。按凡爿聲,二徐多肊改爲牀省聲。此爿聲,小徐云亦當言牀省。《韵會》遂改之。

籒文。从二禾。

籒文。亦从二來。

段注按《玉篇》云:𤖣者籒文。𤖧者古文。與今本異。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為倉㐭之牆,後施于一切之屋。

有農業之國始有牆。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字形皆為從嗇、爿聲。「嗇」為藏穀於㐭,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穀垣有關;「爿」為床的初文,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戰國文字改二禾為「來」,來為麥,與禾義類相通,而㐭之下部且變形作「」。篆文字形與戰國文字相近,只是將變形的「」又省變作「回」,而為楷書之所本。《說文》另收有二籀文,一從二禾,一從二來。從二禾者,與甲、金文構形同意;從二來者,則與秦系文字構形同意。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牆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44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45頁
4說文校箋第217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13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751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31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9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9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35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216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172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572頁【補遺】第16823頁
14通訓定聲第359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50頁【崇文】第1797頁
16說文句讀第673頁
17說文新證第463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28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606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44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