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xiá ㄒㄧㄚˊ

卷一玉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一

玉部

13画

U+7455

乎加切

瑕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乎加切頁碼9頁,第8

瑕玉小赤也。从玉叚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痕加反頁碼50頁,第2行,第2

瑕玉小赤也。從玉叚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乎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59頁,第4許惟賢24頁,第7

瑕玉小赤也。

段注《子虛賦》。赤瑕駁犖。張揖曰:赤瑕,赤玉也。揚雄《蜀都賦》,左思《吳都賦》皆云瑕英。劉逵曰:瑕,玉屬也。木華《海賦》。瑕石詭暉。《廣雅》玉屬有赤瑕。若《聘義》瑕不揜瑜注。瑕,玉之病也。高注《淮南書》曰:瑕猶釁也。此別一義。釁同璺。

从王。叚聲。

段注乎加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無霞字,即作瑕矣,後作赮字(說文新附)。馬帶赤曰騢,紅蝦曰鰕。霞,《說文》所無,《史記•天官書》「霞」作「蝦」。古人「瑕」字假作「胡」,《詩•大雅》「遐不作人」即「胡不作人」也。○蝦為蝦蟆,可食之蝦當作鰕(日本稱海老色,因煮紅也)。

玉小赤也。凡紅色者多从叚聲,如騢(馬帶赤也)、鰕(紅蝦也)、霞(雲霞。此一霞字《說文》所無,古只作瑕。《史記•天官書》作蝦。瑕,正字;蝦,假字;霞,俗字)等,皆是。後造赮字,實即瑕字。古瑕字亦假作胡(何?),如「 [遐]不作人」=胡不作人。蓋古人讀瑕本如「何」也。

玉小赤也。白玉小赤則玉玷矣,故引申為瑕玷、瑕瑜。凡赤色者多从叚聲,如騢(馬帶赤色也)、鰕(蝦之正字,煮則赤也;蝦為蝦蟆之字)、霞(《說文》無此字古止作瑕,《史記•天官》作蝦;故瑕為霞之正字,蝦為借字,霞,俗字也)等是。後造赮字(見《說文新附》),實則瑕字,瑕,古亦假借為「何」,《詩》「[遐]不作人」即「何不作人」,蓋古無麻部,凡麻部字皆讀如歌部也。

白话解释

瑕,白玉略带红斑。字形采用“玉”作边旁,“叚”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玉」、「叚」二字構成。從玉,示玉的色澤。從叚,聲符,注明音讀。隸書承自篆文,右體訛變作「」,與「段」字左體相混,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3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48頁
4說文校箋第13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11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3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7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7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10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11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07頁【補遺】第16182頁
14通訓定聲第178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6頁【崇文】第141頁
16說文句讀第39頁
17章授筆記第1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27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5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