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ㄅㄧˋ

卷七疒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疒部

13画

U+75F9

必至切

痹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必至切頁碼247頁,第12

痹溼病也。从𤕫畀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彼二反頁碼633頁,第5行,第1

痹濕病。從疒畀聲。

鍇注臣鍇曰:「溼則營衞,氣不至而頑痺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必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00頁,第5許惟賢613頁,第7

痹溼病也。

段注《素問・痹論》、《痿論》各爲篇。岐伯曰:風寒溼三氣襍至。合而爲痹也。

𤕫。畀聲。

段注必至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痹,风湿病。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畀”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從疒省、卑聲,為楷書字形所本。「疒」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病痛有關;「卑」為低下、低微,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字形從疒、畀聲。「畀」為賜予、給予,於此也是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依篆文字形本作「痹」,今則通作「痺」。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痹」。

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84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61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74頁
4說文校箋第312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98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07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83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82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83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191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306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251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7647頁【補遺】第17143頁
14通訓定聲第249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52頁【崇文】第2605頁
16說文句讀第1004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4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731頁,第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