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ㄐㄧˊ ㄅㄧ

卷五皀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皀部

7画

U+7680

方力反

皀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皮及切頁碼162頁,第8

異體

皀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簋形,上為簋蓋,中為簋體,下為圈足,為簋的初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皮及反頁碼406頁,第5行,第1

皀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也。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從皀。讀若香。

鍇注臣鍇曰:「扱,載也。白,象穀。顏之推《家訓》云:『有蜀堅調豆粒爲豆皀,則此也。食、󰰠亦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方力反古音第七部頁碼863頁,第1許惟賢383頁,第7

皀穀之馨香也。

段注《禾部》曰:穀,續也。續當作粟。粟者,嘉穀實也。《曲禮》曰:黍曰薌合。粱曰薌其。薌卽香字。《左傳》引《周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者,香之遠聞者也。香者,芳也。

象嘉穀在裹中之形。

段注謂白也。《大雅》謂秬虋芑爲嘉穀。《毛傳》謂苗爲嘉穀。許書謂禾爲嘉穀。虋芑苖禾一物也。連裹曰穀,曰粟。去裹曰米。米之馨香曰皀。裹者,《禾部》所謂稃也,𥢶也,糠也,穀皮是也。

匕所㠯扱之。

段注說下體从匕之意。《匕部》曰:匕,所以比取飯。一名柶。扱者,收也。

或說皀,一粒也。

段注《顏氏家訓》曰: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見地下小光。問左右是何物。一蜀豎就視云:是豆逼耳。皆不知所謂。取來乃小豆也。蜀土呼豆爲逼。時莫之解。吾云:《三蒼》、《說文》皆有皀字。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眾皆歡悟。

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

段注又字上無所承。疑有奪文。按顏黃門云:《通俗文》音方力反。不云出《說文》。然則黃門所據未嘗有方力反矣。而許書中卿鄉字从皀聲。讀若香之證也。又《鳥部》鴔󰰠字从皀聲。《爾雅音義》云󰰠,彼及反。郭房汲反。《字林》方立反。是則皀有在七部一音。當云讀若某。在又讀若香之上。今奪。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皀【必】。又讀香。

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1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41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27頁
4說文校箋第20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200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70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24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80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4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7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205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164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297頁【補遺】第16782頁
14通訓定聲第354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24頁【崇文】第1693頁
16說文句讀第634頁
17說文新證第43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16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278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12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