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īn ㄐㄧㄣ qín ㄑㄧㄣˊ guān ㄍㄨㄢ

卷十四矛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矛部

9画

U+77DC

居陵切、巨巾切

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居陵切、巨巾切頁碼473頁,第19

矜矛柄也。从矛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機仍反頁碼1106頁,第5行,第1

矜矛柄也。從矛今聲。

鍇注臣鍇按:《史記》曰:「鉏耰棘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居陵切、巨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876頁,第5許惟賢1250頁,第1

矝矛柄也。

段注《方言》曰:矛,其柄謂之矝。《釋名》曰:矛,冒也,刃下冒矝也。下頭曰鐏。鐏入地也。按《曲禮》。戈曰鐏。矛𢧢曰鐓。《金部》渾言之不別也。矝本謂矛柄。故字从矛。引申爲戈𢧢柄。故《過秦論》棘矝卽𢧢柄。字从令聲。令聲古音在眞部。故古叚矝爲憐。《毛詩・鴻鴈》傳曰:矝,憐也。言叚借也。《釋言》曰:矝,苦也。其義一也。若矝夸,矝持,矝式。無羊傳矝矝以言堅彊。苑柳傳矝,危也。皆自矛柄之義引申之。葢矛柄冣長。直立於地。《坶誓》曰:偁爾戈。立爾矛。此謂戈柄短,矛柄長也。故諸義皆由是引申。

从矛。令聲。

段注各本篆作矜。解云今聲。今依漢石經《論語》,溧水校官碑,魏受禪表皆作矝正之。《毛詩》與天臻民旬塡等字韵。讀如鄰。古音也。漢韋玄成戒子孫詩始韵心。晉張華女史箴,潘岳哀永逝文始入蒸韵。由是巨巾一反僅見《方言》注,《過秦論》李注,《廣韵》十七眞。而他義則皆入蒸韵。今音之大變於古也。矛柄之字改而爲𥎊。云古作矜。他義字亦皆作矜。从今聲。又古今字形之大變也。徐鉉曰:居陵切。又巨巾切。此不達其原委之言也。

白话解释

矜,矛的手柄。字形采用“矛”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0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210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99頁
4說文校箋第631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64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09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495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700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9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76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607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500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764頁【補遺】第18061頁【後編】第18266頁
14通訓定聲第335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50頁【崇文】第4997頁
16說文句讀第2070頁
17說文新證第938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591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94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02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