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ㄈㄨˊ

卷一示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一

示部

13画

U+798F

方六切

福

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方六切頁碼3頁,第2

異體福

福祐也。从示畐聲。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甲骨文)象兩手奉尊于示前,或省廾,或并省示,即後世之福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夫木反頁碼30頁,第2行,第2

福僃也。從示畐聲。

鍇注臣鍇曰:「五福皆僃,故《洪範・五行》先述寒、暘、燠、風、雨五者來僃,則曰:『佳徴』。下,總以考終命等五事相因而至也。又《西都賦》曰:『仰褔帝居。』褔從衣,非此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方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9頁,第6許惟賢4頁,第6

福備也。

段注《祭統》曰: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按福備古音皆在第一部。曡韵也。鉉本作祜也。非。祜正世所謂福也。

从示。畐聲。

段注方六切。古音在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備也。《祭統》「福者,備也。」畐者,滿也。滿即備矣。

福【僕】,備[也]。輕唇。富从畐,福从畐。富為人為之福,福為天降之福。

古無輕唇音,讀福(入)如僕,故與備(去)為聲訓。福从畐,畐訓滿,滿則備矣。古福、富義近,富為人為之福,福為天降之福,故富、備義亦近。

古輕唇音皆作重唇音,讀福如僕,故與備為聲訓。福从畐,畐訓滿,[滿]則備矣。古福、富誼近,福从畐,富亦从畐。富為人為之福,福為天授之福。

白话解释

福,神灵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畐”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福」從示、從酉,或又增廾,或省示。酉為酒器,像兩手捧尊祼酒於神前,用以報神之福,或祈求保佑。商代金文作酉,西周金文構形與甲骨文同,春秋金文〈士父鐘〉「酉」已作「」,為篆文「福」字所從「畐」之所本。戰國文字構形,或作上下結構相同,戰國晚期秦簡文字從示、從畐,已與篆文無別。段注本《說文‧示部》:「福,備也。从示、畐(ㄈㄨˊ)聲。」又《說文‧畐部》:「畐,滿也。」從示,表示與祼酒報神之祭儀相關;從畐,表示音讀,兼表豐富完備之義。古人生活以酒象徵豐富完備,本義保佑、降福。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福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6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6頁
4說文校箋第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7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3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3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44頁【補遺】第16148頁【補編】第14869頁
14通訓定聲第89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頁【崇文】第25頁
16說文句讀第7頁
17章授筆記第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9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4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