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āng ㄧㄤ

卷七禾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禾部

10画

U+79E7

於良切

秧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於良切頁碼230頁,第15

秧禾若秧穰也。从禾央聲。

附注按:「若」,段玉裁、桂馥、王筠皆以為「即䅵字」。一說「是苗字之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殷強反頁碼588頁,第7行,第1

秧禾若秧穰也。從禾央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於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302頁,第4許惟賢570頁,第4

秧禾若秧穰也。

段注若卽上文之䅵也。若者,擇菜也。擇菜者必去其邊皮。因之凡可去之皮曰若。竹皮亦曰𥬡。《漢書》。印絫絫。綬若若。絫絫,重積也。若若,如蘀若之多也。秧穰曡韵字。《集韵》曰:禾下葉多也。今俗謂稻之初生者曰秧。凡艸木之幼可移栽者皆曰秧。此與古義別。

从禾。央聲。

段注於良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禾若秧穰也。今幼禾曰秧,實後人所造,此秧穰乃疊韻連語,别義。

禾若秧穰也。即禾稈秧穰之貌。今謂初種曰秧,此是後人别訓。

又今作幼禾解者,係後人所造。

白话解释

秧,禾苗像肥嫩的秧。字形采用“禾”作边旁,“央”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形從禾,表示是禾類的植物;央聲,表示聲音。楷書作秧。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秧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52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578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445頁
4說文校箋第290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279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100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723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365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8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8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286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35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209頁【補遺】第17083頁
14通訓定聲第354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10頁【崇文】第2437頁
16說文句讀第936頁
17章授筆記第299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3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87頁,第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