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ㄐㄧˋ

卷七禾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禾部

15画

U+7A37

子力切

𥞷

稷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子力切頁碼228頁,第18

稷𪗉也。五穀之長。从禾畟聲。

𥞷

𥞷古文稷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煎弋反頁碼582頁,第1行,第1

𥞷𪗉也,五穀之長也。從禾畟聲。

鍇注臣鍇按:《本草》梁貞白先生:「八穀黍、稷、稻、粱、禾、麻、菽、麥,俗人尚不能分,況芝英乎?」

鍇注臣今按:《本草》新注:黍有數種,有黒有黃,此今人所易知。《爾雅》:秬,黒黍,秠一稃二米。《詩》曰:「天降嘉穀,維秬維秠。」注曰:「皆赤黒黍。但其中米異耳。」稷即穄,一名粢字,亦作𪗉。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麋,呼其米爲黃米。稻,即常食,有稉有稬。粱即粟之麤者。有青粱,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細於白粱。黃梁岀蜀漢,南閩、浙間亦種之,穂大毛長,穀米俱麤於白粱,而皮少子大,耐水旱,食之香美逾于諸粱,人號爲竹根黃粱。陶隱居所謂襄陽竹根粱。白梁,《爾雅》謂之芑。白苗,穂大,多毛且長。諸粱多相似,而白粱穀麤扁長,不似粟圓也。米白且大,食之香美,黃粱之亞。《爾雅》云:虋,赤苗。今人赤穀粟有數種,皆細于諸粱,北土常食,與粱有別。禾即麻,即苴、苧二種也。菽,荳也。麥有二麰,大麥也;來,小麥也;又有穬麥。陶云:穬麥,馬食者。《楚辭》曰:「穱麥挐黃梁。」

反切………頁碼583頁,第1行,第1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子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284頁,第3許惟賢562頁,第8

𥞷𪗉也。

段注程氏瑤田《九穀攷》曰:稷,𪗉,大名也。粘者爲秫。北方謂之高粱。通謂之秫秫。又謂之蜀黍。高大似蘆。《月令》。首種不入。鄭云:首種謂稷。今以北方諸穀播種先後攷之。高粱冣先。《管子》書。日至七十日。陰凍釋而蓺稷。百日不蓺稷。日至七十日。今之《正月》也。今南北皆以《正月》蓺高粱是也。凡經言疏食者,稷食也。稷形大。故得疏偁。按程氏《九穀攷》至爲精析。學者必讀此而後能正名其言。漢人皆冒粱爲稷。而稷爲秫秫。鄙人能通其語者。士大夫不能舉其字。眞可謂撥雲霧而覩靑天矣。

五穀之長。

段注謂首種也。《月令》注。稷,五穀之長。按稷長五穀。故田正之官曰稷。《五經異義》。今《孝經說》。稷者,五穀之長。穀眾多不可徧敬。故立稷而祭之。古《左氏》說。列山氏之子曰柱。死祀以爲稷。稷是田正。周棄亦爲稷。自商以來祀之。許君曰:謹按禮緣生及死。故社稷人事之。旣祭稷穀。不得但以稷米祭。稷反自食。同《左氏》義。鄭君駁之曰: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社稷之神若是句龍柱棄。不得先五嶽而食。《大司徒》五地。一曰山林。二曰川澤。三曰丘陵。四曰墳衍。五曰原隰。《大司樂》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土示者,五土之總神。卽謂社也。六樂於五地無原隰而有土祇。則土祇與原隰同用樂也。是以變原隰言土示。詩《信南山》云:畇畇原隰。下云:黍稷彧彧。原隰生百穀。稷爲之長。然則稷者原隰之神。若達此義。不得以稷米祭稷爲難。社者,五土總神。稷者,原隰之神。皆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句龍以有平水土之功。配社祀之。稷有播種之功。配稷祀之。按許造《說文》但引今《孝經說》。則其說社稷當與鄭意同。玉裁謂。《異義》早成。《說文》晚出。爲定說。此亦一耑也。

从禾。畟聲。

段注子力切。一部。古叚稷爲卽。《小雅》旣齊旣卽。毛云稷,疾是也。亦叚爲昃字。如《穀梁》日昃作日稷是也。

古文稷。

段注按󰸱,葢卽古文畟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膏粱也。古人假日昃為日稷,齒頭、正齒古不分也。

《說文》謖訓起,畟訓進,皆有急疾義。

即膏粱也。古齒頭與正齒不甚分,故「日昃」亦作「日稷」。

膏粱也,古齒頭與正齒不甚分,故「日昃」亦作「日稷」。稷訓疾=畟。

白话解释

稷,荠黍。五谷之首。字形采用“禾”作边旁,“畟”是声旁。,古文的“稷”省略“夂”。

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9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57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442頁
4說文校箋第287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77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99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70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2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6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7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83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32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138頁【補遺】第17075頁
14通訓定聲第86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602頁【崇文】第2405頁
16說文句讀第925頁
17章授筆記第296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0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83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