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dào ㄉㄠˋ

卷七禾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禾部

15画

U+7A3B

徒晧切

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徒皓切頁碼228頁,第25

稻稌也。从禾舀聲。

附注林義光《文源》:「(古字)象穫稻在臼中將舂之形,(后)變作象米禾在臼旁。爪,手持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徙討反頁碼584頁,第1行,第2

稻稌也。從禾舀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稌」注曰:「今沛國呼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徒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287頁,第4許惟賢563頁,第7

稻稌也。

段注今俗㮣謂黏者不黏者。未去穅曰稻。稬稻,秈稻,秔稻皆未去穅之偁也。旣去穅則曰稬米,曰秈米,曰秔米。古謂黏者爲稻。謂黏米爲稻。《九穀攷》曰:《七月》詩。十月穫稻。爲此春酒。《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齊。《內則》、《襍記》並有稻醴。《左傳》。進稻醴粱糗。是以稻爲黏者之名。黏者以釀也。《內則》。糝酏用稻米。籩人職之餌餈。注亦以爲用稻米。皆取其黏耳。而《食醫》之職。牛宜稌。鄭司農說稌,稉也。是又以稉釋稻。稉其不黏者也。孔子曰:食夫稻。亦不必專指黏者言。《職方氏》揚荆諸州亦但云其穀宜稻。吾是以知稌稻之爲大名也。玉裁謂。稻其渾言之偁。秔與稻對爲析言之偁。稻宜水。故《周禮・稻人》掌稼下地。

从禾。舀聲。

段注徒晧切。古音在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以粘米為稻,今粳糯米皆曰稻。

白话解释

稻,糥米和粳米。字形采用“禾”作边旁,“舀”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係從禾、舀聲。從禾,表示與稻禾相關;舀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書作稻。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9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573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442頁
4說文校箋第28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277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99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70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62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7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77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284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32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155頁【補遺】第17076頁
14通訓定聲第108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04頁【崇文】第2413頁
16說文句讀第926頁
17章授筆記第296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12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84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