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lián ㄌㄧㄢˊ

卷五竹部共19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19画

U+7C3E

力鹽切

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力鹽切頁碼143頁,第3

簾堂簾也。从竹廉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連閻反頁碼365頁,第7行,第2

簾堂簾也。從竹廉聲。

鍇注臣鍇按:《尚書》注:「戺,堂簾曲隅也。即謂兩階欲下隅曲處,今此從竹,即簾帷。據此書及《释名》簾帷皆作,疑㡘或與簾別,或者此簾字後人所加之乎?所不能決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力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64頁,第2許惟賢341頁,第1

簾堂簾也。

段注小徐曰:此書及《釋名》簾帷皆作㡘。疑𢅏或與簾別。或者此簾字後人所加之乎。所不能決也。按《巾部》曰:㡘,帷也。又曰:在旁曰帷。《周禮》幕人。掌帷幙幄帟綬之事。注曰:王出宫則有是事。在旁曰帷。在上曰幕。帷幕皆以布爲之。四合象宫室曰幄。帟者,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塵。幄帟皆以繒爲之。然則㡘施於次以蔽旁。簾施於堂之前以隔風日而通明。㡘以布爲之故从巾。簾析竹縷爲之故其字从竹。其用殊。其地殊。其質殊。學者可以無疑矣。

从竹。廉聲。

段注力鹽切。七部。按韋昭注《國語》曰:薄,簾也。薄今字作箔。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薕、蒹同一字,皆从兼聲。

薕與蒹實係一字,皆从兼聲。

白话解释

簾,堂屋簾子。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廉”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竹、廉聲。從「竹」,表示為竹製用具;「廉」,本指廳堂的邊,此除表示音讀,又兼有旁側的意思。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2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378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292頁
4說文校箋第188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76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63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12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58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3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13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185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146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833頁【補遺】第16711頁
14通訓定聲第48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81頁【崇文】第1521頁
16說文句讀第566頁
17章授筆記第195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4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61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