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tāo ㄊㄠ

卷十三糸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12画

U+7D5B

土刀切

𠍞

絛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土刀切頁碼436頁,第15

𠍞

異體

𠍞扁諸也。从糸攸聲。

附注段玉裁注:「《廣雅》作『編緒』,《漢書》及賈生《新書》作『偏諸』,蓋上字作『編』,下字作『諸』為是。諸者,謂合眾采也。」朱駿聲《通訓定聲》:「絛,字亦作縧。」《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以「縧」為正體,「絛」、「縚」為異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土刀切頁碼1034頁,第7行,第1

𠍞扁緒也。從糸攸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土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617頁,第3許惟賢1139頁,第2

𠍞扁緒也。

段注《廣雅》作編緒。《漢書》及賈生《新書》作偏諸。葢上字作編,下字作諸爲是。諸者謂合眾采也。《賈誼傳》曰:今民賣僮者。爲之繡衣絲𡳐偏諸緣。服虔曰:偏諸如牙條。以作𡳐緣。又白縠之表。薄紈之裏。緁以偏諸。晉灼曰:以偏諸緁著衣。然則偏諸之爲絛明矣。《雜記》注曰:紃,若今時絛也。《毛詩》、《左傳正義》曰:王后親織玄紞。卽今之絛繩。必用雜采線織之。按紴,䋐葢其闊者。絛其陿者。紃其圜者。

从糸。攸聲。

段注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即編攏來的絲。

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07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826頁
4說文校箋第57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17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91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21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42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5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44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553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456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714頁【補遺】第17915頁
14通訓定聲第93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35頁【崇文】第4537頁
16說文句讀第1885頁
17章授筆記第546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10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08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