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ruí ㄖㄨㄟˊ

卷十三糸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14画

U+7DCC

儒隹切

緌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儒隹切頁碼435頁,第24

緌繼冠纓也。从糸委聲。

附注段玉裁改為「系冠纓垂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儒隹切頁碼1033頁,第4行,第2

緌系冠纓也。從糸委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儒隹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610頁,第2許惟賢1135頁,第6

緌系冠纓𠂹者。

段注各本作系冠纓也。《韵會》無也字。皆非。今正。緌與纓無異材。垂其餘則爲緌。不垂則臿於纓卷閒。《內則》冠緌纓注曰:緌者,纓之餘也。《正義》曰:結纓頷下以固冠。結之餘者散而下垂謂之緌。按《玉藻》曰:有事然後緌。《檀弓》曰:喪冠不緌。扱其餘也。引申之爲旌旂之緌。以旄牛尾爲之。古字或作蕤。或叚綏爲之。

从糸。委聲。

段注儒徍切。古音在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旌旗之緌,乃「麾」之借。

以二帶繫帽為纓,到頸間二帶縛攏打一結者,曰緌。

緌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0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110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24頁
4說文校箋第576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16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1906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320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41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5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3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552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455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692頁【補遺】第17911頁
14通訓定聲第223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32頁【崇文】第4525頁
16說文句讀第1880頁
17章授筆記第545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0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06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