縿

复制

shān ㄕㄢ

卷十三糸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17画

U+7E3F

縿

所銜切

縿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所銜切頁碼437頁,第7

縿

縿旌旗之游也。从糸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所銜切頁碼1036頁,第2行,第2

縿旌旗之斿也。從糸參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所銜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625頁,第1許惟賢1142頁,第4

縿旌旗之游所屬也。

段注各本失所屬二字。今補。《㫃部》曰:游,旌旗之流也。《周禮》巾車注云:正幅爲縿。游則屬焉。《正義》曰:正幅爲縿,《爾雅》文。又覲禮《正義》。《爾雅》說旌旗正幅爲縿。唐後《爾雅》奪正幅爲縿四字。郉疏不能攷補。縿是旌旗之體。游則屬焉。故孫炎注曰:爲旒於縿。郭璞曰:縿,眾旒所箸。戴先生曰:游箸縿垂者也。交龍鳥隼之屬皆畫於縿。《爾雅》曰:纁帛縿。鄭本之。曰九旗之帛皆用絳。上有弧以張縿之幅。見覲禮,《明堂位》、《考工記》。下以人維之。《周禮》節服氏六人維王之太常,《爾雅》維以縷是也。所以太常必維之者,正恐其游長曳地。《毛詩》。素絲紕之。大夫旌旗之游亦維持之也。游屬於縿而統於縿。然《㫃部》游下不云旌旗之縿也。則知縿下𣃔不云旌旗之游。理合析言,不得渾言矣。

从糸。參聲。

段注所銜切。古音在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旗之正幅。旒(游),旗之飄帶也。

旗之正幅也,旒(游),旗之飄帶也。

旗之正幅也。旒,旗之飄帶也。

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3頁,第17字
2陳昌治本第111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27頁
4說文校箋第579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518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91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22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44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6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4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555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57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740頁【補遺】第17918頁
14通訓定聲第39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37頁【崇文】第4545頁
16說文句讀第1890頁
17章授筆記第54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2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10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