缿

复制

xiàng ㄒㄧㄤˋ

卷五缶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缶部

12画

U+7F3F

缿

大口切、胡講切

缿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大口切、胡講切頁碼167頁,第25

缿

缿受錢器也。从缶后聲。古以瓦,今以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限蚌反頁碼418頁,第5行,第1

缿受錢器也。從缶后聲。古以瓦,今以竹。

鍇注臣鍇曰:「《漢書・趙廣漢傳》曰:『投缿。』謂入而不能出之器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大口切、胡講切古音第四部頁碼901頁,第2許惟賢399頁,第8

缿受錢器也。

段注易入難出器也。《史記・酷吏列傳》。惡少年投缿。《漢書》。趙廣漢敎吏爲缿筩。蘇林曰:缿如瓨。可受投書。師古曰:缿,若今盛錢藏甁。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从缶。后聲。

段注大口切。又胡講切。按胡講,音之轉也。古音在四部。大當作火。

古㠯瓦。今㠯竹。

段注說从缶之意也。趙傳缿筩。缿卽以瓦者。筩卽以竹者。許云今以竹。則許時用竹者多也。今巿中錢筩皆用竹。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缿【映】。項【映】橐,又讀后橐[一]。

从后聲讀項者,東侯對轉,项橐亦作后橐。

《漢書》讀為項,東侯對轉,猶后橐轉為項橐。

又胡講切。后、項古通,東侯對轉,如项橐亦作后橐。[一]《元和姓纂•講韻》:「項,《左傳》云:滅項。《公羊傳》曰:為齊桓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民,項槖八歲服孔子」。

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33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43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38頁
4說文校箋第21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07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735頁,第7字
7說文約注第1291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287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07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32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213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169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5476頁【補遺】第16805頁
14通訓定聲第137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40頁【崇文】第1757頁
16說文句讀第660頁
17章授筆記第223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454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531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