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ㄒㄧˊ

卷四習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四

習部

11画

U+7FD2

似入切

習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似入切頁碼109頁,第17

習數飛也。从𦏲𪞶。凡習之屬皆从習。

附注按:徐鍇繫傳作「从羽,白聲」。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此字(甲骨文)分明从羽,从日,蓋謂禽鳥於晴日學飛。許之誤在譌日為白,而云白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似入反頁碼287頁,第2行,第1

習數飛也。從羽白聲。凡習之屬,皆從習。

鍇注臣鍇曰:「《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似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549頁,第2許惟賢246頁,第2

習數飛也。

段注所角切。《月令》。鷹乃學習。引伸之義爲習孰。

从羽。白聲。

段注按此合韵也。《又部》彗,古文作習。亦是从習聲合韵。似入切。七部。

凡習之屬皆从習。

白话解释

习,一次次起飞。字形采用“羽、白”会义。所有与習相关的字,都采用“習”作边旁。

字形解说

「習」字甲骨文從日、從,既不從羽,也不從白。為「彗」字初文,笤帚之「彗」,《說文》古文作「?」,異體作「篲」,聲符從習,也可替換從彗。甲骨文「習」字從日、彗聲,本義為暴乾,故從日。甲骨文多見「習卜」文例,用為「襲」、「重」等義,引申而有學習的意思。金文未見習字,戰國文字作,「(彗)」和「羽」已混同無別,「日」有時也寫成「自」,睡虎地秦簡「日」行訛作「目」,篆文承其訛變,構形作從羽、從白。漢碑、漢簡隸書和與漢印仍從「曰(日)」形,定縣漢簡作,構形與甲骨文「從日、(彗)聲」最為貼合。段注本《說文‧羽部》:「習,鳥數飛也。从羽、白聲。」根據訛變的構形,分析形義關係,從羽,表示飛行,「自」有時寫成「白」,表示音讀,會合鳥類反覆鼓動翅膀試飛。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推源古文字「習」字形變,構形當從日、(彗)聲。從日,表示暴晒;從彗,表示音讀,本義為暴乾。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习」。

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15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292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30頁
4說文校箋第145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138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49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84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96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71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86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14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107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947頁【補遺】第16581頁
14通訓定聲第41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284頁【崇文】第1133頁
16說文句讀第412頁
17說文新證第28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69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