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wèi ㄨㄟˋ

卷四肉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肉部

9画

U+80C3

云貴切

𦞅

胃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云貴切頁碼129頁,第29

𦞅

異體

𦞅穀府也。从𠕎𱕻,象形。

附注《說文新證》:「《說文》以為字从肉,上象胃形。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以為从肉、从𱕻𦳊,即屎),會胃臟藏污之意,𱕻亦聲。戰國文字『𱕻』形或訛成目形、或訛成田形、囟形不等。肉形或加區別符號。秦文字『𱕻』形簡化成『田』形,為後世隸楷所本。」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云貴反頁碼335頁,第1行,第1

𦞅穀府也。從肉、𱕻。象形

鍇注臣鍇按:《白虎通》:脾之府,糓之委,故脾稟氣於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云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672頁,第2許惟賢299頁,第6

𦞅穀府也。

段注《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也。脾主稟氣。胃者,穀之委也。故脾稟氣於胃也。《素問》。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从肉。𱕻象形。

段注云貴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米也。故糞古亦作𦳊

白话解释

胃,消化谷物食物的臟腑。字形采用“肉、”会义。,像胃袋之形。

字形解说

金文上像容納食物的囊狀物,下像「肉」。戰國文字上方的食囊變作像「田」的形狀,但不是從「田地」的「田」,下從「肉」。篆文從「肉」,上像中有食物的方形囊。楷書與戰國文字相近似。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胃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7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34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267頁
4說文校箋第170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62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57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00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34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3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02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166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1301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4476頁【補遺】第16671頁
14通訓定聲第223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42頁【崇文】第1365頁
16說文句讀第501頁
17說文新證第339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78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22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426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