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iè ㄐㄧㄝˋ ㄐㄧˊ

卷一艸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17画

U+85C9

慈夜切、秦昔切

藉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慈夜切、秦昔切頁碼28頁,第1

藉祭藉也。一曰艸不編,狼藉。从艸耤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慈乍反頁碼99頁,第5行,第1

藉祭藉也,一曰:艸不編,狼藉。從艸耤聲。

鍇注臣鍇按:《易》曰:「藉用白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慈夜切、秦昔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67頁,第3許惟賢73頁,第2

藉祭藉也。

段注稭字下禾稾去其皮。祭天以爲藉也。引伸爲凡承藉,蘊藉之義。又爲假藉之義。

一曰艸不編。狼藉。

段注此別一義。

从艸。耤聲。

段注慈夜、秦昔二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說文》無借字,古只用藉字:藉手即借手,耤田即借田。

《說文》無借字。藉手=借手,籍田=借田。古藉、耤通用,借貸字當作耤。

《說文》無借(非真也)貸字。藉手即借手,耤田即借田。古藉、耤通用,借貸字當作耤。

白话解释

藉,祭祀跪拜时用的草垫。一种说法认为,“藉”是草料不加整编,狼藉的样子。字形采用“艸”作边旁,“耤”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艸、耤聲。從艸,指以草製成的物品;耤聲,表示音讀。藉為古代祭祀時,用來放置祭品的草墊子。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84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80頁
4說文校箋第38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1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13頁,第7字
7說文約注第21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4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37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1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810頁【補遺】第16251頁
14通訓定聲第185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5頁【崇文】第377頁
16說文句讀第112頁
17章授筆記第48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51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7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