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fān ㄈㄢ

卷一艸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18画

U+85E9

甫煩切

藩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甫煩切頁碼28頁,第10

藩屏也。从艸潘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藩實即棥字之異文。」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藩屏多通作蕃。」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分軒反頁碼100頁,第3行,第1

藩屏也。從艸潘聲。

鍇注臣鍇按:班固《西都賦》曰:「突荊藩。」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甫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9頁,第4許惟賢73頁,第11

藩屛也。

段注屛蔽也。

从艸。潘聲。

段注甫煩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藩,屏雙聲,音轉為疊韻。《詩•采菽》:「平平左右」,《左傳•襄公十一年》:「便蕃左右」。

古重唇音,讀為蹯。浙人有「藩【叛】在那里」,即屏蔽之義,乃藩之古音耳。

古讀重唇,藩、屏雙聲,音轉為(?) 疊韻。《詩》「平平左右」,《左傳》「便蕃左右」,皆屏藩也,又今謂躲曰藩,讀重唇。

藩、屏雙聲,音轉為疊韻。《詩》「平平左右」、《左傳》「便蕃左右」,皆屏藩也。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藩字本作棥,棥字從爻林,表示以柴斜織的籬笆(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以為「藩實即棥字之異文」),後起字為藩、樊二字。篆文字形從艸、潘聲。從艸,指以柴為材料所製作的器物;潘聲,表示音讀。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85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80頁
4說文校箋第38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1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4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2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8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14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1821頁【補遺】第16253頁
14通訓定聲第2995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96頁【崇文】第381頁
16說文句讀第114頁
17章授筆記第4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521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88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