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chóng ㄔㄨㄥˊ huǐ ㄏㄨㄟˇ

卷十三虫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虫部

6画

U+866B

許偉切

虫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許偉切頁碼441頁,第1

異體

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虫爲象。凡虫之屬皆从虫。

附注段玉裁注:「虫篆象臥而曲尾形。」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統用虺字。……正字當作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許偉切頁碼1042頁,第7行,第1

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虫爲象。凡虫之屬皆從虫。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許偉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650頁,第2許惟賢1153頁,第2

虫一名𧐛

段注《爾雅・釋魚》。蝮,虫。今本虫作虺。

博三寸。首大如擘指。

段注《釋魚》文。擘指,大指也。郭云:此自一種蛇。人自名爲蝮虺。今蝮蛇細頸,大頭,焦尾。色如艾綬文。文閒有毛似豬鬛。鼻上有鍼。大者長七八尺。一名反鼻。非虺之類。此足以明此自一㮔蛇。按此注見《斯干・正義》及小顔田儋傳注。郭意《爾雅》之蝮今無此物。今之蝮蛇非《爾雅》之蝮蛇也。

象其臥形。

段注虫篆象臥而曲尾形。它篆下云虫也。象冤曲垂尾形。許偉切。十五部。

物之𣁋細。或行或飛。

段注或飛二字依《爾雅・釋文》補。

或毛或𧝹

段注𧝹見《衣部》。但也。俗作蠃。非。

或介或鱗。㠯虫爲象。

段注按以爲象,言以爲象形也。从虫之字多左形右聲。左皆用虫爲象形也。《月令》。春,其蟲䚬。夏,其蟲羽。中央,其蟲倮。虎豹之屬。恆淺毛也。秋,其蟲毛。冬,其蟲介。許云或飛者,羽也。古虫蟲不分。故以蟲諧聲之字多省作虫。如融赨是也。鱗介以虫爲形。如螭虯𧊧蚌是也。飛者以虫爲形。如蝙蝠是也。毛𧝹以虫爲形。如蝯蜼是也。

凡虫之屬皆从虫。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大蛇也。古借為虺;虺,守宮也,虫,今之土骨蛇。一切動物皆著虫旁者,以古無房室,草居野處,所患者虫,故無佗即無蛇也,於是以蛇表一切動物。

白话解释

虫,一个名字叫“蝮”,宽三寸,头部大如拇指。字形像蝮蛇趴臥的样子。小动物的微细差别,体现于它们有的能走动,有的长毛, 有的寄生,有的披甲,有的披鳞,都以虫的特征为形象基础。所有与虫相关的字,都采用“虫”作边旁。蟲( chónɡ)有脚的叫它“蟲”,没有脚的叫“豸”。字形采用三个“虫”会义。所有与蟲相关的字,都采用“蟲”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的虫,以立形表現,上像蛇頭,下像委曲的身、尾,全據實象造字,第二例則特別強調蛇頭呈三角形,身、尾也都似蛇形。金文第一例在蛇頭上增加眼睛,很顯精神;第二例強調蛇頭,用填實表現,是金文的常例。戰國文字誇張蛇頭,用筆靈活太過,似稍失其形。篆文承自戰國文字之形,純由線條表現,突顯蛇頭的昂揚吐信,以及蜿曲多變的身、尾。字經隸書,體變作,失形甚多,楷書則據以定體。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72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121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35頁
4說文校箋第585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523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93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25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50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8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8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6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62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846頁【補遺】第17937頁
14通訓定聲第2243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149頁【崇文】第4593頁
16說文句讀第1910頁
17說文新證第893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551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221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