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ㄑㄩ

卷八衣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八

衣部

10画

U+88AA

去魚切

袪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去魚切頁碼271頁,第27

袪衣袂也。从衣去聲。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袪,尺二寸。《春秋傳》曰:「披斬其袪。」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遣如反頁碼697頁,第4行,第1

袪衣袂。從衣去聲。一曰:袪,袖也。袖者,袌也。袪,尺二寸。《春秋傳》曰:「披斬其袪。」

鍇注臣鍇曰:「袂即今衣之袖口,俚言袖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去魚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65頁,第4許惟賢686頁,第3

袪衣袂也。

段注《鄭風・遵大路》、《唐風・羔裘》傳皆曰:袪,袂也。按袪有與袂析言之者。《深衣》注曰:袪,袂口也。《喪服記》注曰:袪,袖口也。《檀弓》注曰:袪,袖緣口也。《深衣・喪服》且袂與袪並言。葢袂上下徑二尺二寸。至袪則上下徑尺二寸。其義當分別也。若詩之兩言袪。則無庸分別。《定本・唐風》傳曰:袪,袂末也。此非是。傳下文言本末。本謂羔裘。末謂豹袖。非謂袂本袪末也。

从衣。去聲。

段注去魚切。五部。

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

段注此義未見其證。《方言》曰:袿謂之裾。郭云:裾或作袪。按下文云裾,衣袌也。此云袪,袌也。則知古有假袪爲裾者矣。袪得訓袌。故或曰藏去。或曰弆。或曰袪。皆其義也。藏物必去此而藏彼。故其義亦爲攘却。兒寛傳李奇注曰:袪,開也。散也。凡褰開曰袪。若《毛傳》云:袪袪,彊健皃。亦於从去得義。古無从示之袪。至《集韵》而後有之。唐石經。以車袪袪。从衣不誤。

袪尺二寸。

段注《喪服記》、《玉藻》皆有此句。上葢奪《禮記》曰三字。

《春秋傳》曰:披斬其袪。

段注僖五年《左傳》文。杜注亦曰:袪,袂也。

袪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5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68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520頁
4說文校箋第348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29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19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03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7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5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12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340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82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379頁【補遺】第17255頁
14通訓定聲第1722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719頁【崇文】第2873頁
16說文句讀第1118頁
17章授筆記第351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79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99頁,第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