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ㄒㄧˊ

卷八衣部共22画
说文解字

卷八

衣部

22画

U+8972

似入切

𧟟

襲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似入切頁碼271頁,第13

襲左衽袍。从衣,龖省聲。

𧟟

𧟟籒文襲不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似集反頁碼696頁,第3行,第2

𧟟左衽袍。從衣,龖省聲。

鍇注臣鍇曰:「衣一襲,謂單複稱具也。」

反切………頁碼696頁,第4行,第1

籒文襲不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似入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61頁,第2許惟賢684頁,第2

𧟟𠂇衽袍。

段注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士䘮禮》。乃襲三稱。注曰:遷尸於襲上而衣之。凡衣死者。左衽不紐。按《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襲亦左衽不紐也。袍,褻衣也。記曰:纊爲繭。緼爲袍也。許曰:袍,襺也。《士喪禮》。襲衣有爵弁服,皮弁服,褖衣。注。褖衣所以表袍者。子羔之襲繭衣裳與稅衣爲一是也。斂始於襲。襲始於袍。故單言袍也。襲字引申爲凡揜襲之用。若記曰帛爲褶。《士喪禮》古文作襲。叚借字也。《喪大記》、《玉藻》用禮今文作褶。注曰:褶,袷也。有表裏而無著。許依古文禮。故不收褶字。凡《經典》重襲之義。如筮襲于夢。武王所用。祥襲則行。不襲則增。修德而改。皆當作褶。褶義之引申。

从衣。龖省聲。

段注似入切。七部。

籒文襲不省。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左衽袍,死人服(與生人不同服)。重服亦曰襲,即今外套。

左衽袍也,所以衣死者。重服亦曰襲,即今外套。

白话解释

袭,衣襟居左的死者穿的内衣。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龖”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袭”字,“龖”未加省略。

字形解说

金文、《說文》籀文的形構皆係從衣、龖聲;戰國文字、篆文作從衣,龖省聲。從衣,表示與衣服相關;龖省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書作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袭。

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4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682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19頁
4說文校箋第347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29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18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02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16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5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2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39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81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364頁【補遺】第17254頁
14通訓定聲第44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18頁【崇文】第2869頁
16說文句讀第1115頁
17章授筆記第35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7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98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