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ㄧˋ

卷三言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20画

U+8B6F

羊昔切

𧬳

譯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昔切頁碼76頁,第33

𧬳

異體

𧬳傳譯四夷之言者。从言𥇡聲。

附注按:段玉裁注依李善、徐堅訂作「傳四夷之語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移尺反頁碼215頁,第6行,第2

𧬳傳譯四夷之言者。從言睪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昔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04頁,第8許惟賢182頁,第12

𧬳傳四夷之語者。

段注依李善,徐堅訂。《方言》。譯,傳也。《王制》曰: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从言睪聲。

段注羊昔切。古音在五部。

白话解释

译,为中原人解释、转述四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睪”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言、睪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言」為義符,表示是與言語有關的動作;從「睪」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睪」字本義為「司視也」,與「譯」義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3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22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73頁
4說文校箋第107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99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35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1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43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2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63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07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79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164頁【補遺】第16461頁
14通訓定聲第187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21頁【崇文】第881頁
16說文句讀第304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25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274頁,第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