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bèi ㄅㄟˋ

卷六貝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六

貝部

7画

U+8C9D

博葢切

貝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博蓋切頁碼203頁,第21

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凡貝之屬皆从貝。

附注段玉裁注:「象其背穹隆而腹下岐。」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補毎反頁碼520頁,第3行,第1

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蜬。象形也。古者貨貝而寳龜,周而有泉,到秦廢貝行錢也。凡貝之屬,皆從貝。

鍇注臣鍇曰:「下象其垂足尾形,龜可決疑,故寳之泉,即錢也。謂之泉者,欲其貿易流行不壅積也,若水之壅則爲害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博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14頁,第1許惟賢491頁,第6

貝海介蟲也。

段注介蟲之生於海者。

居陸名猋。在水名蜬。

段注見《釋魚》。猋作贆。俗字也。蜬亦當作函。淺人加之偏傍,耳。《虫部》曰:蜬,毛蠹也。則非貝名。

象形。

段注象其背穹隆而腹下岐。博葢切。十五部。

古者貨貝而寶龜。

段注謂以其介爲貨也。《小雅》。旣見君子。錫我百朋。箋云:古者貨貝。五貝爲朋。《周易》亦言十朋之龜。故許以貝與龜類言之。《食貨志》。王莽貝貨五品。大貝,壯貝,么貝,小貝皆二枚爲一朋。不成貝不得爲朋。龜貨四品。元龜當大貝十朋。公龜當壯貝十朋。矦龜當幺貝十朋。子龜當小貝十朋。此自莽法。《鄭箋》詩云古者五貝爲朋。注易以《爾雅》之十龜。未嘗用歆,莽說也。

周而有泉。

段注《周禮・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注云:布,泉也。讀爲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於水泉。其流行無不徧。泉始葢一品。周景王鑄大泉而有二品。按許謂周始有泉,而不廢貝也。

至秦廢貝行錢。

段注秦始廢貝專用錢。變泉言錢者。周曰泉。秦曰錢。在周秦爲古今字也。《金部》錢下鍇本云:一曰貨也。《檀弓》注曰:古者謂錢爲泉布。則知秦漢曰錢,周曰泉也。《周禮》泉府注云:鄭司農云:故書泉或作錢。葢周人或用假借字。秦乃以爲正字。

凡貝之屬皆从貝。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鐘鼎作貝,小篆改方矣。

貝字鐘鼎有作貝者,頗象貝形,小篆改方正之作貝,義與形相失矣。

白话解释

贝,海洋中带介壳的软体小动物。此种小动物在陆地上叫“猋”,在水中叫“蜬”。字形象贝壳的形状。古昔时代人们以贝壳为通货 手段,而将龟壳当作珍宝,到了周代才有作为通货手段的泉币,到了秦代则废止了贝壳的通货功能,而流行以钱币通货。所有与贝相 关的字,都采用“贝”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貝殼張開的樣子,外像貝殼開張的邊緣,內像殼上的紋路,正像貝殼張開的樣子。金文三例,承自甲文之形,只是第三例多了穿貝的垂繩。戰國文字三例,都像穿貝垂繩的樣子,以第一例垂繩為多,然不影響其音、義。篆文承之戰國文字第三例,顯而易見。隸書、楷書沿之而不變。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14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99頁
4說文校箋第257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249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88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54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33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1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58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54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04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454頁【補遺】第16946頁
14通訓定聲第2618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535頁【崇文】第2137頁
16說文句讀第816頁
17說文新證第52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16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20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