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ㄙㄨˋ

卷二辵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二

辵部

10画

U+901F

桑谷切

𧫷𧫣

速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桑谷切頁碼52頁,第37

速疾也。从辵束聲。

遬籒文从欶。

𧫷

異體𧫣

𧫷古文从欶从言。

附注王筠釋例:「速之古文𧫣,《玉篇》在《言部》,譌從攵作𧫣,云:『言疾,古文速。』先云『言疾』者,以言之疾速為𧫣之正義也。行步之速,似未可用𧫣。印林曰:此正重文之廣其義者。從辵則行之速,從言則言之速。」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从辵、从東,東和束應該有同源的關係,所以金文『速』字有可能从『東』,『東』應該也是聲符。戰國楚文字从辵、从二朱(二朱為複形,與一朱同),『朱』為『束』的假借分化字,因此楚文字偏旁中可以通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孫卜反頁碼153頁,第3行,第1

𧫷疾也。從辵束聲。

反切………頁碼153頁,第3行,第2

古文從欶、言。

鍇注臣鍇曰:「言行速如言之易到也。」

反切………頁碼153頁,第4行,第1

籒文從欶。

鍇注臣鍇按:《史記》有「魏遬」,其名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桑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83頁,第2許惟賢126頁,第12

𧫷疾也。

段注見《釋詁》。

从辵。束聲。

段注桑谷切。三部。

籒文从欶。

段注二傳作速。《公羊》作遬。如衞侯遫,仲孫遫是也。《呂覽・辨志》注。遬,疾也。《玉藻》。見所尊者齊遬。假遬爲肅也。

古文。从欶。从言。

段注籒古皆欶聲。

白话解释

速,迅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束”作声旁。“遬”,籒文字形采用“欶”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止、東聲(古文字「東」、「束」同字,此「東」當讀為「束」);金文從辵、東(讀同「束」)聲;戰國文字從辵、朱聲(「朱」字是從「束」字分化出來的,所以「朱」、「束」音相近,此「朱」旁也應該讀為「束」);篆文從辵、束聲,《說文》籀文從辵、欶聲,古文從言、欶聲(這個形體應該不是「速」字,但與「速」字同音,所以假借為「速」);隸書、楷書同篆文。字從「止」、「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東」、「束」、「欶」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東」字本義為「動也」(這是聲訓,表示春天來了,蟄伏在地下的蟲開始動,草木也開始長,和「行動」義不太一樣),「束」字本義為「縛也」,「欶」字本義為「吮也」,三字都和「速」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1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49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26頁
4說文校箋第71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65頁,第23字
6說文今釋第22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40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99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4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41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7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541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472頁【補遺】第16353頁【補編】第14880頁
14通訓定聲第151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2頁【崇文】第605頁
16說文句讀第203頁
17說文新證第12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5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84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