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ū ㄓㄨ

卷六邑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8画

U+90BE

陟輸切

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陟輸切頁碼210頁,第3

邾江夏縣。从邑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知輸反頁碼538頁,第6行,第1

邾江夏縣。從邑朱聲。一曰魯有小邾國,

鍇注臣鍇按:杜預曰:「魯國鄒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陟輸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171頁,第1許惟賢515頁,第3

邾江夏縣。

段注二志同。《前志》曰:衡山王吳芮都。按芮都邾,見《項羽本紀》。今湖北黃州府城去故邾城二里許是也。今大江東流徑黃州府城南。隔江相望者曰武昌縣。《水經》曰:又東過邾縣南鄂縣北是也。酈善長曰:楚宣王滅邾。徙居於此。王隱地道記,劉昭《郡國志》注皆有此說。但此事不見《楚世家》。時楚之强。未必滅此彈丸而尚以地居之。葢此地古名邾。魯附庸國古名邾婁。依許所說。本不相謀。無庸牽合。

从邑。朱聲。

段注陟輸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江夏縣。古人鄒與邾相近,邾國即鄒國也。

江夏縣。近魯之國=鄒,古鄒、邾音近,故通。

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4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53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11頁
4說文校箋第267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257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923頁,第7字
7說文約注第159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44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364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63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264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13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657頁【補遺】第16990頁
14通訓定聲第141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61頁【崇文】第2241頁
16說文句讀第853頁
17章授筆記第277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1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39頁,第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