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guō ㄍㄨㄛ

卷六邑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10画

U+90ED

古博切

𩫩𨟍

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古博切頁碼211頁,第21

𩫩

異體𨟍、郭

𩫩齊之郭氏虛。善善不能進,惡惡不能退,是以亡國也。从邑𩫖聲。

附注段玉裁注:「郭,今以為城𠅷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古落反頁碼544頁,第4行,第3

𩫩齊之郭氏虚。善善不能進,惡悪不能退,是以亡國。從邑𩫖聲。

鍇注臣鍇按:《孔子家語》云:「中行氏,善善不能進,悪悪不能退。賢者知其不進已疎之,不肖者知其悪已怨之。怨,讎;並在於己。鄰國講兵於郊,中行氏不亡何待?」唯太公《六韜》、《周志》三十六國云郭氏,此云齊郭氏,當是靖國之後乎?

鍇注又按:杜預:「虢一名郭,都于上陽,在弘農陜縣東南。」虢或作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古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192頁,第2許惟賢523頁,第6

𩫩齊之郭氏虛。

段注謂此篆乃齊郭氏虚之字也。郭本國名。虚墟古今字。郭國旣亡謂之郭氏虛。如《左傳》言少昊之虛,昆吾之虚,大曍之虚,祝融之虚也。郭氏虛在齊境內。

善善不能進。惡惡不能退。是㠯亡國也。

段注郭何以爲虚。職是故也。事見《韓詩外傳》。《新序》、《風俗通》皆同。亦有取此說《春秋》者。按莊二十四年經云: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曰:赤者何。曹無赤者。葢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穀梁傳》曰:赤葢郭公也。何爲名也。禮,諸矦無外歸之義。外歸,非正也。左無傳。郭今以爲城𩫖字。又以爲恢郭字。又《左傳》虢國字,《公羊》作郭。

从邑。𩫖聲。

段注古博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南郭、東郭猶東鄉之姓(見《世本》)。東鄉或只作鄉,則東郭亦可作𩫖,郭乃後人孳乳字。南郭子綦(《莊子》)或作南伯子綦,伯氏或為𩫖

本作東𩫖氏,後去東乃加邑為郭,其實與城𩫖同一字。

東郭、南郭皆姓,其郭字正當作𩫖,後去東、南等字而僅作郭。然則今之姓郭者乃是𩫖字,郭乃後出之俗字也。如東鄉(見《世本》)姓,後僅作鄉,例同(鄉又變向)。《莊子》「南郭子綦」亦作「南伯子綦」,郭、伯音近,伯氏或即郭氏。

白话解释

郭,在齐国境内已被灭亡的丘墟。喜欢善良,却不能进举;憎恨丑恶,却不能贬退,因此亡国。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齊之郭氏虚。

字形解说

郭字初文為「」,甲骨文字形或像城垣上四亭兩兩相對,或像城垣上二亭相對,都表示城的外牆。金文字形承甲骨文字形作像城垣上二亭相對,並以形呈現城郭為兩道不同的城牆。戰國文字或從金文作「」,或分化出從邑、聲的郭字。篆文則以、郭分屬二字。隸書承篆文字形,而「」字隸變為「享」字,為楷書字形來源。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8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53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15頁
4說文校箋第269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59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933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61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47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7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65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267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216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6712頁【補遺】第16999頁
14通訓定聲第182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67頁【崇文】第2265頁
16說文句讀第864頁
17章授筆記第278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5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45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