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liáng ㄌㄧㄤˊ liàng ㄌㄧㄤˋ

卷八重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八

重部

12画

U+91CF

呂張切

𨤥𨤦

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呂張切頁碼269頁,第8

量稱輕重也。从𡍺省,曏省聲。

𨤥

異體𨤦

𨤥古文量。

附注王筠釋例:「曏本形聲字。非從其義,即不得云省。衹一日字,又何由知為曏省……聞疑載疑,闕之為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稜昌反頁碼690頁,第2行,第1

𨤥稱輕重也。從重省,曏省聲。

鍇注臣鍇曰:「曏音向。」

反切………頁碼690頁,第2行,第2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呂張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549頁,第2許惟賢679頁,第6

𨤥稱輕重也。

段注稱者,銓也。《漢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權者,所以均物平輕重也。此訓量爲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輕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引伸之凡料理曰量。凡所容受曰量。

从重省。曏省聲。

段注呂張切。十部。按亦去聲。

古文。

白话解释

量,用秤子测出物品的轻重。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重”作边旁,采用省略了“鄉”的“曏”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量”。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日、從東。從日,指露天而言;從東,指囊橐。表示在露天之下從事度量的工作(參考于省吾說法)。字或訛變似「田」。金文或承甲骨文作從日、從東,或於東下增土字。戰國文字或承金文作「從日、從東、從土」,為篆文所相承,而《說文》誤識為「从重省、曏省聲」;或「從口、從東、從土」(口仍為太陽之形),為《說文》古文所相承。隸書東字隸變為章,而作「從日、從章、從土」。楷書進一步省變為「從日、從一、從里」,已經失去原始構形之意。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量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67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16頁
4說文校箋第345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327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181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01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14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4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0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337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279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311頁【補遺】第17246頁
14通訓定聲第365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13頁【崇文】第2849頁
16說文句讀第1107頁
17說文新證第65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3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93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