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ì ㄓˋ

卷四隹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四

隹部

13画

U+96C9

直几切

𨿘

𨿝

雉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直几切頁碼111頁,第21

雉有十四種:盧諸雉,喬雉,鳪雉,鷩雉,秩秩海雉,翟山雉,翰雉,卓雉,伊洛而南曰翬,江淮而南曰搖,南方曰𢏚,東方曰甾,北方曰稀,西方曰蹲。从隹矢聲。

𨿘

𨿘古文雉从弟。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說文解字》雉,古文作𨿘,从弟。今以卜辭考之,古文……葢象以繩索繫矢而射,所謂矰繳者也。許言从弟,殆失之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陳匕反頁碼292頁,第5行,第2

𨿘有十四種:盧諸雉、喬雉、鳪雉、鷩雉、秩秩海雉、翟山雉、雗雉、卓雉、伊洛而南曰翬、江淮而南曰搖、南方曰𢏚、東方曰甾、北方曰稀、西方曰蹲。從隹矢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諸雉即今雉。鷮雉長尾,翰走且鳴;鳪雉黃色,鳴自呼者;鷩雉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頸緑鮮明;秩秩海雉,如雉而黒,在海中山上;翟山雉長尾;雗雉、鵫雉併之,臣以爲雗雉今白雉、鵫;翬,雉屬,白質,五采皆僃成章,毛色光鮮;揺,青質,五采皆僃成章也。𢏚音儔。已下皆四方雉名。臣鍇以爲雉豸豸然介直皃也。

反切………頁碼293頁,第2行,第1

古文雉從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直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564頁,第3許惟賢252頁,第5

𨿘有十四穜。

段注目下文。

盧諸雉。

段注張揖《上林賦》注曰:盧,白雉也。按《上林》自謂水鳥。然張語必《爾雅》古說。

鷮雉。

段注各本作喬。誤。《鳥部》曰:鷮,走鳴長尾雉也。

雉。

段注各本作鳪。誤。《鳥部》無鳪。《釋鳥》作鳪。郭云:黃色。鳴自呼。

鷩雉。

段注《鳥部》曰:鷩,赤雉也。又曰:鵔鸃,鷩也。

秩秩海雉。

段注郭云: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陸曰:秩秩本又作失失。

翟山雉。

段注見《羽部》。

雗雉。

段注郭與鵫雉爲一。許爲二。陸云:雗字又作翰。

卓雉。

段注卓今《爾雅》作鵫。郭云:今白鵫也。江東呼白雗。亦名白雉。

伊雒而南曰翬。

段注雒各本作洛。誤。《釋鳥》曰:伊洛而南素質五彩皆備成章曰翬。見《羽部》。

江淮而南曰搖。

段注《釋鳥》。江淮而南靑質五彩皆備成章曰鷂。夫人揄狄。鄭云:謂衣畫搖者。揄《衣部》作䄖。云翟羽飾衣也。義同《毛傳》。

南方曰𢏚

段注賈逵,杜預注《左傳》。𢏚作翟。按𢏚與翟韵部相近。但上文巳有翟。則作𢏚爲得也。今《爾雅》作𠷎

東方曰甾。

段注今《爾雅》作鶅。

北方曰稀。

段注今《爾雅》作鵗。

西方曰蹲。

段注今《爾雅》作鷷。已上十四雉皆見《釋鳥》。

从隹。矢聲。

段注直几切。十五部。按雉古音同夷。《周禮・雉氏》。掌殺艸。故書作夷氏。大鄭从夷。後鄭从雉,而讀如鬀。今本《周禮》作薙者俗製也。《左傳》。五雉爲五工正。夷民者也。楊雄賦辛雉卽辛夷。《漢・地理志》。南陽雉縣。舊音弋爾反。江夏下雉縣。如淳音羊氏反。皆古音也。

古文雉。从弟。

段注弟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𢓡民,平民也。《左傳•昭公十七年》:「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古音夷(野雞之切音),夷三族之夷(亦作雉)即薙。大梁之夷門即雉門,即臯門。

雉為夷之假借者,古人此二字音相近故也。𢓡民,平民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白话解释

雉,有十四种:庐诸雉,乔雉,鳪雉,鷩雉,秩秩海雉,翟山雉,翰雉,卓雉,伊河洛河以南地带叫“翚”,长江淮河以南地带叫 “搖”,南方地带叫“甾”,东方地带叫“钕”,北方地带叫“稀”,西方地带叫“蹲”。字形采用“隹”作边旁,“矢”是声旁。

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20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29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34頁
4說文校箋第14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142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50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86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0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72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88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145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10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015頁【補遺】第16594頁
14通訓定聲第241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91頁【崇文】第1161頁
16說文句讀第422頁
17章授筆記第159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9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75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