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qīn ㄑㄧㄣ

卷九頁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九

頁部

17画

U+9849

五感切

顉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五感切頁碼293頁,第16

顉低頭也。从𩑋金聲。《春秋傳》曰:「迎于門,顉之而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五感反頁碼733頁,第7行,第2

顉低頭也。從頁金聲。《春秋傳》曰:「迎于門顉之而已。」

鍇注臣鍇曰:「點頭以應也。今《左傳》作頷,假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五感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673頁,第5許惟賢734頁,第6

顉低頭也。

段注低當作氐氐者,《說文》之低字也。《左傳》襄卄六年。衞獻公反國。大夫逆於竟者。執其手而與之言。道逆者。自車揖之。逆於門者。頷之而巳。《釋文》。頷本又作頜。按依許則頷頜皆非也。杜注搖頭亦非。旣不執手而言。又不自車揖之。則在車首肎而巳。不至搖頭也。《釋文》本又作頜,正是本又作顉之譌。《列子・湯問》曰:顉其頤則歌合律。郭璞《游仙》詩。洪厓頷其頤。注引《列子》亦作頷。引《廣雅》頷,動也。頷皆顉之譌。故云五感反。若本頷字,則當云胡感反也。顉其頤者,開口則低其頤。《靈光殿賦》。顉若動而躨跜。今本亦譌頷。

𩑋。金聲。

段注五感切。古音在七部。

《春秋傳》曰:迎于門。顉之而巳。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欽、顉、趛音同義近。

低頭也。今見人行禮言顉【今音候】,顉頭也。

顉【汗】,見人行禮。顉、顉【今讀候】頭也。

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5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73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557頁
4說文校箋第374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351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126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169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438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87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28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364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02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8845頁【補遺】第17340頁
14通訓定聲第37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58頁【崇文】第3029頁
16說文句讀第1194頁
17章授筆記第368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44頁,第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