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kuí ㄎㄨㄟˊ

卷十四九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九部

11画

U+9997

渠追切

𩠒

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渠追切頁碼484頁,第6

𩠒

異體

𩠒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馗。馗,高也。从九从𩠐

逵馗或从辵从坴。

附注段玉裁刪「馗,高也」,並注云:「會意。首猶向也,故道字亦从首。九亦聲,古音在三部。」「龜背中高而四下,道之四面無不可通,似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權雖反頁碼1129頁,第4行,第1

逵九逹道也,佀龜背,故謂之馗。從九、首。

鍇注臣鍇曰:「一道爲一首。」

反切………頁碼1129頁,第4行,第2

馗或從辵、坴。馗,高也。從坴。

鍇注臣鍇曰:「坴,高土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渠追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52頁,第2許惟賢1283頁,第2

逵𨔶道也。

段注釋宫曰:九𨔶謂之馗。《韓詩》。施于中馗。

佀龜背。故謂之馗。

段注龜背中高而四下。馗之四面無不可通,似之。龜古音如姬,如鳩。馗古音如求。以曡韵爲訓也。大徐本此下有馗高也三字。非是。

从九首。

段注會意。首猶向也。故道字亦从首。九亦聲。古音在三部。今渠追切

馗或从辵坴。

段注今《毛詩》作此字。

馗高也。故从坴。

段注故字今增。徐楚金云:坴,高土也。會意。玉裁按坴亦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首,首為道之借字。馗、龜古皆音求。

馗,龜古皆音求。

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0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23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19頁
4說文校箋第648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577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14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57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18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5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4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62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512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055頁【補遺】第18109頁
14通訓定聲第105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84頁【崇文】第5133頁
16說文句讀第2118頁
17章授筆記第604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9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31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