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àn ㄧㄢˋ

卷三鬲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三

鬲部

16画

U+9B33

牛建切

鬳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牛建切頁碼86頁,第12

鬳鬲屬。从鬲虍聲。

附注桂馥義證:「鬲屬者,疑作䰝屬,本書甗,甑也。」沈濤古本考:「《六書故》云:『唐本虔省聲。』林罕亦曰:『虔省聲。』大徐本音牛建切,小徐本音俱願切,皆與虔聲相近,則今本作虍聲者誤。」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甲文前七・五・二鬳字)上形如鼎,下形如鬲,是甗也。金文中子邦父驎加犬已失其形。」高鴻縉《字例》:「(鬳)字象器形,器分上下兩截,或分或聯,中隔以有穿之板,上盛米,下盛水,可以蒸也,故即後世之甑字。初變作鬳,从鬲,虔省聲。後又加瓦為意符作甗。」按:「鬳」字最初象形,與「鬲」字有別,其後相混,方加「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俱願反頁碼237頁,第2行,第3

鬳鬲屬。從鬲虍聲。

鍇注臣鍇曰:「虍音呼於,甗爲㫄鈕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牛建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44頁,第1許惟賢200頁,第5

鬳鬲屬。

段注鬲,鼎屬也。

从鬲。䖈聲。

段注牛建切。十四部。按戴氏侗引唐本虔省聲。似是。然獻尊卽犧尊。車轙亦作钀。歌元古通。魚歌古又通。䖈聲卽魚歌之合也。

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1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41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91頁
4說文校箋第116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110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39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67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57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7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70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117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86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361頁【補遺】第16496頁
14通訓定聲第287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39頁【崇文】第953頁
16說文句讀第336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0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97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