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guǎ ㄍㄨㄚˇ

刂部共10画左右结构U+526E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刂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MNMJ

BBLN

LJKD

72200

U+526E

2552525122 竖、横折、横折、竖、横折钩、竖、横折、横、竖、竖钩

𠮠 𣅻

剮字概述

折叠展开

〔剮〕字拼音是guǎ,部首是刂,总笔画是10画。

〔剮〕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咼、刂”。

〔剮〕字仓颉码是BBLN,五笔是MNMJ,四角号码是72200,郑码是LJKD

〔剮〕字的UNICODE是U+526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102,UTF-32:0000526e,UTF-8:E5 89 AE。

〔剮〕字异体字是𠮠𣅻

剮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剮的意思

折叠展开

guǎㄍㄨㄚˇ

基本解释

割肉离骨。《玉篇•刀部》:“剮,剔肉值〔置〕骨也。”宋梅堯臣《見牧牛人隔江吹笛》:“鄭聲實美好,蠹情如剔剮。”

古代将人慢慢割死的酷刑。又叫“凌迟”。宋佚名《朝野遺記•忠勇》:“粘罕怒遣重兵合攻之,遂擒(石)頳,釘於車上,將剮之。”《古今小説•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張公謀財故殺,屈害平人,依律處斬,加罪凌遲,剮割二舌四十刀,分屍五段。”《紅樓夢》第六十八回:“俗語説:‘拚着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剮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ut, cut flesh from bones
  2. Fleisch vom Knochen schaben , zu Tode zerstückeln (früher beliebte Todesstrafe in China)​
  3. mettre en pièces

剮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guǎㄍㄨㄚˇ

详细解释

一种古代的刑罚。将人体慢慢削割至死。

《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黄大保、小保,贪财杀父,不分首从,俱各凌迟处死,剐二百四十刀,分尸五段,枭首示众。”

千刀万剐。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剮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guǎㄍㄨㄚˇ

详细解释

1.(用刀)挖割。

剐肉。

2.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把受刑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

千刀万剐。

3.被尖锐的东西划破。

剐破了衣服、车身剐了一道痕。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