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复制寄字概述
纠错〔寄〕字拼音是(jì),部首是宀部,总笔画是11画。
〔寄〕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奇”,五行属木。
〔寄〕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宀( mián ),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是寄居。
〔寄〕字仓颉码是JKMR,五笔是PDSK,四角号码是30621,郑码是WDAJ,中文电码是1376,区位码是2836。
〔寄〕字的UNICODE是U+5BC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492,UTF-32:00005BC4,UTF-8:E5 AF 84。
〔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453,属常用字。
寄的笔顺
纠错寄的意思
纠错寄
jìㄐㄧˋ基本解释
①托付。~托。~存。~情。~怀。~意。
②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③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④认的亲属。~父。~母。~子。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宀( mián ),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同本义。
寄,托也。 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可以寄百里之命。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
live away from home; visit;
3.委托,托付。
令可以寄政。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倚南窗以寄傲。
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
entrust;
4.依赖;依附。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
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
depend on;
5.寄放;寄存。
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
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
deposit;
6.寄托。
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先王寄理于竹帛。
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
place(hope, etc.)on;
7.托人递送。
女寄言于母。
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
transmit; send; post; mail;
形容词
◎非亲生的——指亲属 。
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
adopted;
名词
1.人物名。
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
name;
2.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 。
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鞮(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translator;
寄字的翻译
纠错- send, transmit, mail; rely on
- abschicken, absenden, verschicken, versenden (V)
- envoyer, expédier, confier, déposer, consigner
寄的国语辞典解释
寄
jìㄐㄧˋ详细解释
动
1.暂时的托身。
《文选 · 曹丕 · 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聊斋志异 · 卷三 · 连琐》:“何居里,久寄此间?”
2.托付、依附。
《论语 ·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寄托。
3.传达言语、书信、心意等。今多指透过邮递传送。
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元 · 姚燧《寄征衣 · 欲寄君衣君不还》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信、寄邮包、寄语白云。
副
1.暂时依附的。
寄居、寄宿、寄食。
2.临时委托的。
寄存、寄卖。
形
◎非亲生关系的。
寄父、寄母、寄子、寄女。
寄的两岸词典解释
寄
jìㄐㄧˋ详细解释
1.托付。
寄托、赋诗寄怀。
2.传达;透过邮递传送(书信、包裹或财物)。
邮寄、寄送、寄信。
3.暂时依托。
寄居、寄宿、寄养、寄人篱下。
4.临时委托。
寄卖、寄售。
5.非亲生关系的(亲属)。
寄父、寄母、寄子、寄女。
6.姓。
寄的字源字形
纠错秦 简 睡虎地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