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dàn ㄉㄢˋ tán ㄊㄢˊ

弓部共15画左右结构U+5F4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弓部

15画

12画

左右结构

XKKF

NRRJ

YZKE

16256

U+5F48

515251251251112 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𢎚 𢎝 𢎟 𢎫 𢎬 𢎲

彈字概述

折叠展开

〔彈〕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àn、tán,部首是弓,总笔画是15画。

〔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弓、單”。

〔彈〕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弓,單聲。本义是用彈弓發射彈丸。

〔彈〕字仓颉码是NRRJ,五笔是XKKF,四角号码是16256,郑码是YZKE

〔彈〕字的UNICODE是U+5F4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392,UTF-32:00005f48,UTF-8:E5 BD 88。

〔彈〕字异体字是𢎚𢎝𢎟𢎫𢎬𢎲

彈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彈的意思

折叠展开

1dànㄉㄢˋ

基本解释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弓,單聲。本義:彈丸。

2.同本義bullet

彈,行丸也。 —— 《說文》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家兒? —— 唐· 蘇渙《變律》其三

槍彈;彈子渦(卵石);槍林彈雨(形容戰鬥激烈);彈丸黑子(形容地域狹小)

3.形狀像彈丸的東西,如圓形的果實;禽鳥的卵等a bullet-shaped thing

其法乃以鳧彈數十,黃、白各聚一器。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4.彈弓slingshot

援彈飛丸,應弦而落。 —— 《魏書》

5.炸彈 bomb

燃燒彈;氫彈;煙幕彈;催淚彈

6.另見 tán。

2tánㄊㄢˊ

基本解释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详细解释

1.形聲。從弓,單聲。本義:用彈弓發射彈丸。

2.同本義shoot with the function of a spring; eject

彈,行丸也。 —— 《說文》[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闢丸也。 —— 《左傳》

彈力(彈射的力量);彈丸(供彈弓發射用的泥丸、石丸、鐵丸。也指子彈彈頭);彈射(利用彈力、壓力等射出);彈金(發射彈丸)

3.彈擊fluff; strike

新沐者必彈冠。 —— 《楚辭·漁父》倚柱彈其劍。 —— 《戰國策·齊策四》復彈其鋏。復彈其劍鋏。善彈琵琶。 —— 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彈唱(一邊彈奏,一邊演唱);彈冠(彈去冠上的灰塵);彈棉花;彈弓(手工彈花的工具)

4.用手指撥動而演奏play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 李賀《詠懷》

彈琴;彈擊(演奏樂器);彈弦(彈絲。彈奏絃樂器);彈緯(張弦彈奏)

5.批評,揭發criticize; expose

旌善以興化,彈邪而矯俗。 —— 《三國志·陶謙傳》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 —— 曹植《與楊德祖》

抨彈(抨擊);彈議(彈劾評議);彈黜(彈劾罷黜);彈文(彈劾官員過錯的奏疏);彈正(糾彈;糾正);彈斷(譏評);彈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擊)

6.針刺puncture

彈疽不嚴,必半復聚。 —— 《資治通鑑》

7.測定重量weight

拿來天平上彈着。 —— 元·佚名《陳州糶米》

彈算(掂量估模);彈斤估兩(形容掂量輕重)

8.另見 dàn。

彈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ellet, bullet, shot, shell
  2. jouer du piano ou d'un instrument à corde, lancer, sauter, élastique, balle, boulette, obus, bombe

彈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dànㄉㄢˋ

详细解释

1.弹弓藉弹力发射出的小铁丸。

南朝陈•徐陵〈紫骝马〉诗:“角弓连两兔,珠弹落双鸿。”

弹丸、泥弹。

2.内装火药,具杀伤力和毁灭性的爆炸物。

子弹、炸弹、原子弹、手榴弹。

3.弹弓。

《战国策•楚策四》:“左挟弹,右摄丸。”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

4.鸟类、爬虫类等带有硬壳的卵。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麻雀抱鹅弹,木伴哥生娃娃。”

2tánㄊㄢˊ

详细解释

1.用弹弓发射。

《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吕氏春秋•仲春季•贵生》:“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

2.敲击。

《战国策•齐策四》:“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3.拨弄或按弄乐器。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弹吉他、弹琵琶。

4.纠劾、检举。

《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方进)十余年间至宰相,据法以弹咸等,皆罢退之。”《宋书•卷八七•萧惠开传》:“偃任遇甚隆,惠开不为之屈,偃怒,使门下推弹之。”

5.松、紧或伸缩东西,使产生力量。

弹棉花、弹球。

6.掉落。

英雄有泪不轻弹。

7.拨动天平上的准星,以称重量。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拏来上天平弹著。少少少,你这银子则十四两。”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彈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1dànㄉㄢˋ

详细解释

1.可凭借弹(ㄊㄢˊ tán)力发射出去的小丸。

弹珠、弹丸。

2.有火药成分,爆炸后具有杀伤力与毁灭性的物品。

中弹、炸弹、手榴弹。

2tánㄊㄢˊ

详细解释

1.运用弹性将物体射出。

弹丸从弹弓中弹射出去。

2.弹出以触击物体。

弹耳垂、弹额头、弹掉衣上的灰尘。

3.用手指按或拨弄乐器。

弹琴、弹奏、弹吉他。

4.利用弦状的弹力弓子将纤维打松。

弹棉花、弹羊毛。

5.有弹力的;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除却外力后则恢复原状。

弹簧、弹性。

6.检举。

弹劾。

7.跳。

球弹了两下,才滚出边界。

8.掉落。

男儿有泪不轻弹。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含彈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