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pèi ㄆㄟˋ

方部共10画左右结构U+65C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方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YTGH

YSOJB

SYAL

08227

2465

7623

U+65C6

4153311252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竖、横折钩、竖

𣃩

旆字概述

纠错

〔旆〕字拼音是(pèi),部首是方部,总笔画是10画

〔旆〕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𭤨、巿”,五行属水。

〔旆〕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旆〕字仓颉码是YSOJB,五笔是YTGH,四角号码是08227,郑码是SYAL,中文电码是2465,区位码是7623

〔旆〕字的UNICODE是U+65C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054,UTF-32:000065C6,UTF-8:E6 97 86。

〔旆〕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626

〔旆〕字异体字是𣃩

旆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旆的意思

纠错

pèiㄆㄟˋ

基本解释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泛指旌旗。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本义: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2.同本义。

,继旐之帛也。 《说文》央央。 《诗 · 小雅 · 六月》

旆旆(旗旒下垂的样子;生长茂盛的样子)

flag;

3.泛指旌旗。

,殷旌也。 《释名 · 释兵》投衡。 《左传 · 宣公十二年》。注:“大旗也。”亡大之左旃。 《左传 · 僖公二十六年》

旆旃;旆旌

banner; flag;

旆字的翻译

纠错
  1. flag ornament; flags, banners
  2. Wimpel (S)​, Banner
  3. bannière, banderole

旆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pèiㄆㄟˋ

详细解释

1.古代旌旗末端形似燕尾的下垂饰物。

《诗经 · 小雅 · 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文选 · 沈约 ·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诗》:“君王挺逸趣,羽旆临崇基。”唐 · 李善 · 注:“旆,旌旗之垂者。”

2.旗帜的通称。

南朝宋 · 颜延之《请立浑天仪表》:“值大军旋旆,浑仪在路。”明 · 于谦《山行》诗:“酒旆摇村舍,钟声出寺楼。”

参见“旆旆”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旆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pèiㄆㄟˋ

详细解释

《书》古代旗帜末端像燕尾形状的饰物;泛指旌旗。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经‧小雅‧六月》)、酒旆摇村舍,钟声出寺楼(明 · 于谦《山行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旆的字源字形

纠错

旆(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旆(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旆(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旆(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旆(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旆(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旆(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旆(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旆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