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èr ㄦˋ

貝部共12画半包围结构U+8CB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貝部

12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AFMI 86 、 AFMY 98

IPMMC

HSBL

43810

U+8CB3

111251113454 横、横、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斜钩、点

𠍎 𧵸

貳字概述

折叠展开

〔貳〕字拼音是èr,部首是貝,总笔画是12画。

〔貳〕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弍、貝”。

〔貳〕字仓颉码是IPMMC,五笔是AFMI86,AFMY98,四角号码是43810,郑码是HSBL

〔貳〕字的UNICODE是U+8CB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019,UTF-32:00008cb3,UTF-8:E8 B2 B3。

〔貳〕字异体字是𠍎𧵸

貳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貳的意思

折叠展开

èrㄦˋ

基本解释

见“”。

貳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umber two
  2. 2, zwei (alternative Form für Finanzwesen, fälschungssicherer)​
  3. deux, aider

貳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èrㄦˋ

详细解释

1.副座、佐助的人。

《玉篇•贝部》:“贰,副也。”《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

2.敌手、才力相对等的人。

《左传•哀公七年》:“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晋•杜预•注:“贰,敌也。”

3.二的大写。

4.姓。如晋代有贰尘。

1.违背、叛离。

《左传•昭公二十年》:“阿下执事,臣不敢贰。”

2.再、重复。

《礼记•曲礼上》:“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唐•孔颖达•正义:“贰,谓重也。”

不迁怒,不贰过。

3.怀疑、不信任。

《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唐•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任而勿贰,然后可责人之成功。”

4.辅助。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元史•卷八五•百官志一》:“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5.另作打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

6.变更、异动。

《诗经•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

副的、次于正的。参见“贰卿”、“贰室”、“贰车”等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貳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èrㄦˋ

详细解释

1.数字“”的大写。

2.〈书〉副的;次位的。

贰车、贰卿。

3.〈书〉重复。

不贰过。

4.〈书〉背叛。

贰臣、贰心、臣不敢贰。

5.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