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xián ㄒㄧㄢˊ

彳部共14画左中右结构U+929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彳部

14画

6画

左中右结构

TQFH 86 、 TQGS 98

HOCMN

OIP

21221

U+929C

33234112431112 撇、撇、竖、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横、竖钩

𠷢 𠼫 𠾑

銜字概述

折叠展开

〔銜〕字拼音是xián,部首是彳,总笔画是14画。

〔銜〕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彳、金、亍”或“行、金”。

〔銜〕字造字法是会意。从金,从行。骑马或驾马车与行走有关,故从“行”;“马勒铁”是金属制品,故从“金”。本义是马勒铁,又称马嚼子。

〔銜〕字仓颉码是HOCMN,五笔是TQFH86,TQGS98,四角号码是21221,郑码是OIP

〔銜〕字的UNICODE是U+929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532,UTF-32:0000929c,UTF-8:E9 8A 9C。

〔銜〕字异体字是𠷢𠼫𠾑

銜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銜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ánㄒㄧㄢˊ

基本解释

见“”。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金,从行。骑马或驾马车与行走有关,故从“”;“马勒铁”是金属制品,故从“”。本义:马勒铁,又称马嚼子。

2.同本义bit

衔,马勒口也。 —— 《说文》断镳衔以驰骛兮。 —— 《楚辞·灵怀》。注:“铺口铁也。”诡衔窃辔。 —— 《庄子·马蹄》

衔环背鞍(当牛作马,力图报答);衔橛背鞍(橛:马口衔的横木。指当中作马,效劳报恩);衔璧舆榇(指国君投降)

3.头衔,官阶,官位衔接晋升的名称rank; title

官衔亦曰头衔。所以名为衔者,如人口衔物,取其连续之义。凡衔必备书所官,由今职陆续历数旧职,包含无遗也。 —— 《封氏闻见记》

衔名(官衔和姓名);衔称(官衔职称)

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2. (amtlicher, militärischer)​ Rang oder Titel (S)​, Trense (S)
  3. tenir dans la bouche (aux lèvres)​, titre, grade

銜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xiánㄒㄧㄢˊ

详细解释

1.装在马口用来控制马匹的铁制用具。

《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战国策•秦策一》:“伏轼撙衔,横历天下。”

2.官阶、职称。

官衔、头衔、职衔。

1.用嘴含物或叼物。

《周礼•夏官•大司马》:“遂鼓行,徒衔枚而进。”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2.奉、接受。

《管子•形势》:“衔命者,君之尊也。”《礼记•檀弓上》:“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3.怀藏在心。

《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含悲衔恨。

4.感激、感谢。

《管子•形势》:“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晋•陶渊明〈乞食诗〉:“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5.连接、相连。

《水浒传•第八六回》:“且把粮车首尾相衔,权做寨栅。”

衔接。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銜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xiánㄒㄧㄢˊ

详细解释

1.口含;嘴叼。

燕子衔泥筑巢、衔枚、结草衔环。

2.(情感)怀藏、存放在心。

衔悲、衔恨、衔冤、衔恩。

3.接受;肩负。

衔命、衔匡复之任。

4.连接;相连。

衔接、首尾相衔。

5.装在马嘴上,用来控制马匹的铁制用具。

辔衔。

6.官阶;职称。

官衔、职衔、头衔、军衔。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