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ngbǎihánméng

松柏寒盟

拼音 sōng bǎi hán méng 怎么读

注音 ㄙㄨㄥ ㄅㄞˇ ㄏㄢˊ ㄇㄥˊ

感情 中性成语

松柏寒盟的意思

折叠展开

比喻患难之交。

出处清・李渔《怜香伴・斋访》:“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松柏寒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ōng), 木部,共8画

①.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 如: 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②.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 如: 捆得太松。土质松软。

③. 宽,不紧张,不严格。 如: 规矩太松。松懈。

④. 放开。 如: 松手。松绑。松心。

⑤.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 如: 肉松。鱼松。

⑥. 姓。

读音(bǎi,bó,bò), 木部,共9画

㈠ 柏 [ bǎi ]

①.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 如: 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②. 姓。

㈡ 柏 [ bó ]

①. 〔~林〕德国的首都。

㈢ 柏 [ bò ]

①. 同“檗”。

读音(hán), 宀部,共12画

①. 冷,与“暑”相对。 如: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②. 害怕。 如: 寒心。

③.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如: 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读音(méng), 皿部,共13画

①.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 如: 盟军。盟友。同盟国。盟约。山盟海誓。

②. 指结拜弟兄。 如: 盟兄。盟弟。

③.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④. 发(誓)。 如: 盟誓。

松柏寒盟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