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nzhuó

魂不着体

拼音 hún bù zhuó tǐ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ㄣˊ ㄅㄨˋ ㄓㄨㄛˊ ㄊㄧˇ

繁体 魂不着體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魂不守舍   魂不著体

魂不着体的意思

折叠展开

同“魂不附体”。

出处《前汉书平话》卷上:“吓高皇魂不着体。”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吓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等。

例子谁何错认做小姐有意,一发魂不着体,接过来一头抹手,一头说道,‘烦姐姐致谢小姐,多蒙美情,承借汗巾了。’《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

魂不着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ún), 鬼部,共13画

①.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如: 魂灵。鬼魂。魂不附体。

②. 指精神或情绪。 如: 魂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魂不守舍。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部,共11画

㈠ 着 [ zhuó ]

①. 穿(衣)。 如: 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②. 接触,挨上。 如: 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③.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 如: 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④. 下落,来源。 如: 着落。

⑤. 派遣。 如: 着人前来领取。

⑥.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 如: 着即施行。

㈡ 着 [ zháo ]

①. 接触,挨上。 如: 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②. 感受,受到。 如: 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③. 使,派,用。 如: 别着手摸。

④. 燃烧,亦指灯发光。 如: 着火。灯着了。

⑤. 入睡。 如: 躺下就着。

⑥.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如: 打着了。没见着。

㈢ 着 [ zhāo ]

①.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 如: 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②. 计策,办法。 如: 高着儿。没着儿了。

③. 放,搁进去。 如: 着点儿盐。

④. 应答声,表示同意。 如: 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㈣ 着 [ zhe ]

①.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如: 走着。开着会。

②. 助词,表示程度深。 如: 好着呢!

③. 助词,表示祈使。 如: 你听着!

④.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 如: 顺着。照着办。

读音(tǐ,tī), 人部,共7画

㈠ 体 [ tǐ ]

①. 人、动物的全身。 如: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②. 身体的一部分。 如: 四体。五体投地。

③.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如: 物体。主体。群体。

④.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如: 固体。液体。体积。

⑤.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如: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⑥. 事物的格局、规矩。 如: 体系。体制。

⑦. 亲身经验、领悟。 如: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⑧.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如: 体谅。体贴。体恤。

⑨.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㈡ 体 [ tī ]

①.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

魂不着体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