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ǎngduó

强词夺理

拼音 qiǎng cí duó lǐ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ㄤˇ ㄘˊ ㄉㄨㄛˊ ㄌㄧˇ

繁体 強詞奪理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满嘴胡缠

反义词 入情入理   理直气壮   义正词严   不言而喻

强词夺理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他的话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你不要信他。

正音”,读作“cí”,不能读作“chí”。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手不溜怨袄袖 —— 强词夺理

谜语 盗以有道 (谜底:强词夺理)

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夫高阳应最喜欢强辩,而且强词夺理一定要赢。一次高阳应要盖一幢房子,有经验的木匠见湿木料去做梁柱,用不了多久就会造成房屋倒塌。高阳应则强行说湿木盖房有好处,就安排人盖,结果一年后该房屋就倒塌了。

强词夺理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强词夺理”之“”,典源作“”。形容没有道理却强为狡辩,硬说成有理。语本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

【典源】

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

三国初,吴人未甚信。天竺沙门康僧会始造于吴,缔搆行道,孙权以为诬。……孙皓狂虐不道,国将病矣!初废毁淫祠,延及寺宇,群臣议曰︰“佛之威力不并余神,僧会感灵。太皇创寺,今若轻废,恐贻后悔。皓意未谓之然,使张昱至寺诘会,会才辩奇拔,昱不能加,乃复于皓。[1]大集公卿[2][3],征会以车马,既至,皓强词昧理,取会不及已。而会酬抗尽典谟之体,推引叶忠良之议。皓然知其不可屈,乃革容而敬焉。

注解

[1]皓:孙皓(公元242—284),三国吴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孙皓个性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纪四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皓出降,在位十六年,后封为归命侯。

[2]洎:音。到、及。

[3]庶寮:众官。寮,同「僚”。

【典故】

“强词夺理”原作“强词昧理”。佛教约于东汉明帝时正式传入中国,但一直仅流传于北方,并未传入江南。直到东汉末年,部分佛教徒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迁居吴地,佛教才随之进入江南。据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载,东吴孙权赤乌年间,天竺僧人康僧会为在江南弘法,来到建业,奉劝孙权信佛并建寺塔,显佛骨舍利神迹,于是孙权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笃信佛教。后来孙皓继位,他暴虐无道,施行苛政,并要拆毁庙宇,亵渎神佛。众臣力劝不可,他们认为佛之能力跟其余众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轻易拆毁,恐怕会遭到天谴,到时就后悔莫及了。孙皓因此犹豫不决,决定派张昱先去会见僧会,试探他的实力。张昱年轻好辩,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会提出了不少诘难。僧会虽已年老,但面对张昱的诘问仍回答得头头是道,使张昱无懈可击,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孙皓复命。孙皓知道了僧会的辩才无碍之后,更想见他一面,于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会入宫。僧会来到宫中之后,孙皓也提出许多问题想要辩倒僧会,他问僧会说:“佛教所宣扬的是什么道理呢?”僧会回答:“是视众生平等。君王能够爱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能懂孝悌仁义,互相友爱。”孙皓听了之后又说:“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吗?”僧会回答:“佛法与孔孟之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孔孟主要传扬人伦,这点与佛法是一样的,但是佛法更加广泛,提及因缘生灭、诸行无常,这则是孔孟之道所没有的。”孙皓虽然强自狡辩,但仍无法辩倒僧会,也就不敢随便毁坏庙宇佛像了。后来“强词夺理”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原文“强词昧理”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没有道理却强行狡辩,硬说成有理。

【书证】

  • 01.《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 02.《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此时姑娘越听张金凤的话有理,并且还不是强词夺理,早把一番怒气,撇在九霄云外,心里只有暗暗的佩服。”
  • 03.《镜花缘》第六一回:“无如那些喜茶好酒之人,一闻此言,无不强词夺理,百般批评,并且哑然失笑。”

【用法】

语义比喻人没有道理却强自狡辩。

类别用在“无理狡辩”的表述上。

例句

诚实为上策,我不愿强词夺理,掩过饰非。

你这番话摆明著是在强词夺理,我懒得跟你辩了。

证据如此确凿,还能容他强词夺理,混淆黑白吗?

他个性好强,明明理亏,也要强词夺理辩解一番。

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信服。

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事实胜于雄辩,你再强词夺理,也改变不了大家信念。

你先动手打了人,却还强词夺理要人道歉,真没天良!

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

他的话开头还有些道理,但到后面就完全是强词夺理了。

强词夺理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sort to sophistry
  2. 屁理屈(へりくつ)をこねる
  3. prétendre avoir raison bien qu'on ait tort
  4. Zuflucht zur Sophisterei nehmen(spitzfindige Argumente vorbringen)
  5. спорить вопреки здрáвому смыслу

强词夺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áng,qiǎng,jiàng), 弓部,共12画

㈠ 强 [ qiáng ]

①.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 如: 强壮。强健。强人。强力。强大。强劲。刚强。富强。列强。强弩之末。年富力强。

②. 程度高。 如: 强手。强烈。强酸。能力强。

③. 胜过,优越,好。 如: 强干。争强好(hào )胜。

④. 有余,略多于某数。 如: 强半(超过一半)。

⑤. 使用强力,硬性地。 如: 强占。强加。强攻。强悍。强横(hèng )。强梁(强横霸道)。

⑥. 着重,增加分量。 如: 强化。增强。

㈡ 强 [ qiǎng ]

①. 硬要,迫使,尽力。 如: 强使。强迫。强逼。强辩。勉强。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㈢ 强 [ jiàng ]

①. 固执,强硬不屈。 如: 强嘴。倔强。

读音(cí), 讠部,共7画

①.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如: 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②.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 如: 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③.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 如: 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读音(duó), 大部,共6画

①. 抢,强取。 如: 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

②. 争先取到。 如: 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

③. 冲开。 如: 夺门而出。

④. 丧失,削除。 如: 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⑤. 晃动。 如: 光彩夺目。

⑥. 决定如何处理。 如: 请予裁夺。

⑦. 漏掉(文字)。 如: 第八行夺一字。

读音(lǐ), 玉部,共11画

①.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②.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③.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

④.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⑤.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如: 理睬。答理。

⑥. 古代指狱官、法官。

⑦. 姓。

强词夺理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