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máohuángyuè

白旄黄钺

拼音 bái máo huáng yuè 怎么读

注音 ㄅㄞˊ ㄇㄠˊ ㄏㄨㄤˊ ㄩㄝˋ

繁体 白旄黃鉞

感情 中性成语

白旄黄钺的意思

折叠展开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出处《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出师打仗。

例子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明・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白旄黄钺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白色的旗帜,黄色的斧钺。语本《书经・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后用来比喻发兵出征。《孤本元明杂剧・智降秦叔宝・第一折》:“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收天下僭乱烟尘,勦四海奸雄贼子。”

白旄黄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ái), 白部,共5画

①.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如: 白色。白米。

②. 明亮。 如: 白昼。白日做梦。

③. 清楚。 如: 明白。不白之冤。

④. 纯洁。 如: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⑤.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如: 空白。白卷。

⑥.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如: 白忙。白说。

⑦. 没有付出代价的。 如: 白吃白喝。

⑧. 陈述。 如: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⑨. 与文言相对。 如: 白话文。

⑩. 告语。 如: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⑪. 丧事。 如: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⑫. 把字写错或读错。 如: 白字(别字)。

⑬. 政治上反动的。 如: 白匪。白军。

⑭.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白族。白剧。

⑮. 姓。

读音(máo,mào), 方部,共10画

㈠ 旄 [ máo ]

①.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如: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㈡ 旄 [ mào ]

①. 古同“耄”,年老。

读音(huáng), 部,共11画

①.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如: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②. 特指中国黄河。 如: 黄灾。治黄。黄泛区。

③.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如: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④.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如: 事情黄了。

⑤. 姓。

读音(yuè), 钅部,共10画

①.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②. 古星名。

白旄黄钺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